三國時期,硝煙不斷,也出現了許多流傳千古的經典戰役,而關羽水淹七軍則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一個。
據小說《三國演義》記載: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攻打樊城,樊城守將曹仁不敵關羽軍的猛攻,堅守不戰的同時向曹操請援。曹操忙調左將軍於禁、立義將軍龐德前去救援。於禁、龐德中途在低窪地區紮營,又時逢大雨,於是關羽遍下令決堤,大水淹了曹魏七路大軍。在曹軍被淹的同時,關羽派水軍乘船追打落水將士,七路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擒於禁、斬龐德,關羽一戰成名、威震華夏,曹操都準備遷都「以避其鋒」。
這一戰的關鍵是淹了曹軍的這場大水。在《三國演義》裡這場大水是關羽借雨決堤有意而為,但在史書記載中似乎不管關羽什麼事。《三國誌·於禁傳》、《三國誌·龐德傳》、《三國誌·吳主傳》、《資治通鑒》、《水經注》、《襄陽縣志》等史料中都出現了水淹七軍這一幕,但是都只是出現了「漢水溢」、「會天霖雨十餘日」、「會漢水暴起」,而沒有提及關羽的主管作用。所以,這場淹沒了曹魏七路大軍的大水可能只是純粹的天災,與關羽無關。
似乎很有道理,對吧。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關羽真的只是運氣好嗎?
仔細琢磨了一下,如果說這場大水是純粹的天災,有兩點是說不通的。
第一,這場水太急了。試想如果是單純下大雨而導致的漲水,那麼應該有一個過程。於禁他們應該也能提起察覺到並且做出應對措施,而不是傻傻的等著被水淹沒。那麼,為什麼於禁他們會被水淹了呢?只有一種可能:這水來得太急。只有水很急的情況下,曹軍才會在還沒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的情況下就被淹了。所以說,單純說是大雨導致的是不符合邏輯的。
第二,關羽軍來得太快了。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於禁、龐德,在你軍被淹的情況下,你會幹嘛?當然是上高處對吧。然後呢,自然是想辦法回樊城,而且還是馬不停蹄地、馬上回去。古代帶兵打仗,梁軍對陣,下寨一般是要相隔二十里或者三十里的,更有甚者會退兵五十里下寨。如果是大雨導致的漲水,於禁沒有察覺,關羽應該也沒有察覺,就算關羽察覺了,他們也相距了幾十里,趕到要比較長一段時間。但是事實上,在於禁還沒來得及走的時候,「羽乘船功之」。關羽軍能這麼快就趕到肯定是提前就出發了,如果是單純因為下雨而漲的水,那麼關羽難道有天眼能預見不成。所以說,這其中肯定是有蹊蹺的。
深入地想想,不難發現,其實這場大水就是關羽派人決的堤。關羽確實軍事作戰能力過人,不愧為「武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