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剛出道時就被曹操看作英雄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什麼劉備剛出道時就被曹操看作英雄呢?

曹操這個人的確很了不起,不僅胸襟遠大,而且目光如炬,很能看人。東漢末年許多著名人物,經過曹操相看,一般準確性很高。曹操自視很高,他看不起袁紹諸人,唯獨對劉備另眼相看,三國演義裡有這麼一段,叫做青梅煮酒論英雄:玄德心神方定。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驟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操與玄德憑欄觀之。那麼劉備是英雄嗎?乍一看不像,夾著尾巴,像孫子一樣,每天陪著個笑臉,咋看咋不像英雄。

其實則不然,和關羽張飛不同,劉備這個人喜怒不行於色,書上說叫做能屈能伸。當年,劉備本是琢郡一織席販屨之輩,只因為機緣巧合,結識了關羽張飛二公。性情中人的關羽張飛便在劉備手下效力。吃花用度自然都是張飛的,關羽是逃難過來的,哪裡有錢。劉備也是窮得叮噹響,可是關羽張飛對劉備都是極為尊重,不僅是因為劉備的年齡大。據說關羽和劉備同歲,有的甚至認為關羽比劉備還要大一歲。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的確不俗。因為黃巾軍的造反,惹得三人報國心切,便自募私人武裝,參加討伐。不過都是小規模的小打小鬧。算不上上了戰場。黃巾軍是農民軍,劉備此時的軍隊也和農民差不多,只不過關羽張飛的本事都是萬人敵。可是英雄沒有用武之處,在當時一直默默無聞。因為隊伍少,沒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劉備參加過大規模的政治活動和軍事活動嗎,似乎沒有。討伐董卓,公孫瓚沒有去上,劉備只是公孫瓚曾經的客人,算不得名頭。戰華雄,刀劈華雄,與劉備兄弟無關,那是江東猛虎孫堅的傑作。甚至呂布也曾和孫堅交手,而且也沒有佔過多大便宜。《後漢書》載:布與孫堅戰於皇陵之間,布敗走。劉備似乎不是英雄,除了經常反覆說自己是大漢皇親之外,似乎沒有別的本事。那麼曹操為什麼稱劉備是英雄,這裡面有個緣故,咱得說道說道。首先,這是曹操對劉備的客氣。看看這位每天只知道看圃種菜的劉皇親到底想幹什麼,試探一下,白送個英雄的帽子,看看他的反應。

其次,劉備這個人胸懷大志,腦子裡想的是不是拯救漢室咱不知道,但是復興漢室的口號確實是掛在嘴上,再加上他本身就喜歡作秀,一提到劉備,別人都會以為他是最大的忠臣。事實上,劉備從來放棄自己對權力的追求,至於做忠臣,到不見得。想當年,曹操許田射獵,關羽要殺曹操,劉備趕緊阻攔,劉備自己的話叫做投鼠忌器,其實他知道曹操是殺不死的,如果這樣做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目標。

第三,劉備的確很牛。當年陶謙徐州被圍,曹操為了替父報仇,帶兵來攻,諸侯沒人趕來營救。只有劉備帶領關張二將和本部千餘人從田楷往救之,還有公孫瓚的一部分人馬,加起來也很難與曹操的大軍抗衡。不過劉備敢於以卵擊石,勇氣難得。曹操可能會想到昔日的自己。獨自率領一支人馬進攻董卓。第四,劉備並不窩囊,儘管很仁義,但是很有血性。史載鞭打督郵,並不是張飛所為,而是這位劉備所為,可以想像劉備當時心中的氣惱和怒髮衝冠。

    第五,劉備很有容人之量。想當年,據說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這種胸襟也不是一般人具有的,並不是睚眥必報的小人。還有那個呂布,到處被人追殺,或者都對他不夠友好,只有劉備願意接納。第六,劉備的成就與漢室宗親有關係,但不是絕對的。在當時漢室宗親的不是劉備自己。幽州的劉虞、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父子、甚至還有江東的劉繇。還有許許多多叫不清名字的劉邦的後人,他們的實力在當時絲毫不比劉備少。劉備孑然一身,只有異性兄弟關羽張飛。

第七,劉備長得有領袖像。有的說他天日之表,龍鳳之姿,雙手過膝,兩耳垂肩。這自然是奉承話,因為這都是照皇帝的模樣來設計的。但是劉備的確不會難看,很能讓人接近。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切感。不然,他為何能得到那麼多貴人的幫助。曹操的長相不敢恭維,估計也自慚形穢,看到劉備,覺得劉備夠派頭。像這樣的人,他的號召力也大,曹操希望他能為自己招募更多的人才。當然屬於幻想。

   最後,劉備善於團結人。劉備這個人武功不濟,可是很能團結人。劉備手下凝聚了一等一的高手。儘管父親去世較早,讀書又走馬觀花,知識與生俱來的領袖氣質,常常不甘人下。惹得英雄追隨。從關羽張飛到公孫瓚手下大將趙雲。還有簡雍、孫乾等輩,他們都對劉備一見傾心。後來徐州的糜竺更對劉備五體投地,甚至獻上自己的妹妹。那個高臥隆中的諸葛孔明,也不是沒架住劉備的三請四邀嗎。他有足夠的個人魅力。

劉備善打馬虎眼,曹操不是看不出來,只因為曹操是個想領袖群倫的人,從心裡也沒把劉備放在眼裡,所以看見劉備經過一陣驚雷之後,反而更加不放在心上。自此,別人都笑曹操被劉備耍了,其實,曹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他並沒有劉備的無所不用的心機。世人皆稱曹操為奸雄,可是劉備韜光隱晦的本事的確不簡單。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