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蜀中有壯士,川人尚忠節。
益州張從事,少自有膽略。
胸中兼智勇,浩氣知正邪。
但為制侵陵,何惜此腔血?
安能事二主,屈生延苟且。
為昭天下義,視死如離別!
劉備率領大軍西入川蜀,收取益州,是他此生最大的得意之筆。但在這次漫長的征途中,他遭遇到了一個勁敵的強力阻擊,這個勁敵就是張任。
割據川蜀的劉璋被其他梟雄們評價為「黯弱」,但這可並不代表川蜀集團就沒有才能出眾的人物了,實際上這片地方還是人才濟濟的,主要問題還是劉璋的決策失誤,如果他能夠聽取麾下忠臣勇將們的諫言,以劉備那點實力,想取而代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張任就是這樣的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才,他品行高潔,忠直剛正,善於領兵作戰,在將士們心目中威望很高。大家可以注意到,張任的官職是「從事」,並不算很高。劉備攻下涪水關,劉璋下令「劉瑰、泠苞、張任、鄧賢點五萬大軍,星夜往守雒縣,以拒劉備」,張任雖然官職不是最高,也並非軍中主將(主帥是劉循),但大家都以他為首,聽從他的指揮佈署,說明在大家心目中都非常認可張任的軍事才能,心甘情願地服從他的指揮和調遣。
有一個細節,泠苞在戰鬥中曾經被俘假意投降,但他回來後卻不承認,說是「被我殺掉十餘人,奪得馬匹逃回」,泠苞不敢在張任面前坦白實情,那是因為他對張任品行的敬畏,羞於啟齒。
劉備入川前後歷時一年,他身邊猛將眾多,當時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都在左右,
張飛曾經生擒過2員敵將:徐州城外擒劉岱,巴郡擒嚴顏;趙雲生擒過4名敵將:桂陽擒陳應,雒城擒吳懿,南征擒孟優,鳳鳴山擒韓瑤;黃忠生擒過1名敵將:定軍山擒夏侯尚;魏延的生擒戰績也很驚人:涪江壩擒泠苞,益州界口與王平、張翼合力擒鄂煥,錦帶山谷擒孟獲。
既然劉備麾下的這幾位將領都有著非常出色的擒將能力,那為什麼就沒有誰能夠在兩軍陣前將張任生擒活捉呢?
但大家必須要注意到,劉備麾下這些猛將們所擒拿的敵將們大多數武藝平平,戰鬥力都不強。其中武力值算得上比較強悍的有兩個:一個是嚴顏,一個是鄂煥。這兩位都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張飛擒嚴顏是設下埋伏,嚴顏在包圍圈中心神大亂,驚慌失措,判斷失准,失手被擒;而鄂煥是被魏延誘入包圍圈,與王平、張翼三將合力將其擒住。
那麼,張任的武藝如何呢?咱們來看一下張任的五次武力展現:
1.涪水關大宴,魏延筳前舞劍,欲行刺劉璋,張任拔劍而起,拔劍對舞,抵住魏延,遮護主君;
2.張任追擊劉備,直殺到涪城,「幸得左邊劉封,右邊關平」率兵殺出,合力擊退了張任;
3.劉備兵圍雒城,張任出城反擊,直衝中軍,劉備「敵不住張任」,落荒而逃;
4.張任追擊劉備,張飛趕到攔住交鋒,「戰到十餘合」,嚴顏率兵到來,張任退走;
5.張任出城再戰張飛,「戰不十餘合」,張任詐敗「繞城而走」,張飛追擊,陷入伏擊圈,遭到前後夾擊。
從張任的廝殺表現來看,武藝肯定在嚴顏之上,他的武力值下限是馬岱,上限接近於樂進、凌統。這樣強悍的實力,要想擒拿住他談何容易?
陣前廝殺,擒拿敵將的難度肯定要比斬殺之要大得多,要麼雙方實力相差巨大(趙雲擒吳懿),要麼以多勝少(魏延、王平、張翼合力擒鄂煥,東吳眾兵將擒關平),要麼有輔助設備(馬岱設絆馬索擒祝融夫人,周倉水中擒龐德)。而且對方必須警惕性不高,缺乏防備思想,心理素質也比較差。
張任不存在這個問題,雖然他的武力值肯定低於張飛、趙雲,甚至也不如黃忠、魏延,但實力差距還沒有大到能在戰鬥中被走馬活擒的地步。張任能夠在落鳳坡設伏射死龐統,雒城反擊幾乎生擒劉備,說明他的智謀深長,心思縝密,豈能輕易上當?
雒城之戰,張任巧妙利用地形,準確把握戰機,突然發動反擊,直奔劉備中軍,黃忠、魏延被戰陣隔開,急切間不能相救,劉備驚慌失措之下匹馬落荒而走,差點被張任成功實施一次「斬首行動」。這場戰鬥策劃之精彩絕倫與張遼「威震逍遙津」之戰有異曲同工之妙。像張任這樣智勇雙全的帥才,哪能在交鋒中被敵將輕易捉住。
金雁橋一戰,諸葛亮設計擒張任,用了多少兵將呢?咱們來檢點一下,「魏延引一千槍手伏於左」,「黃忠引一千刀手伏於右」,「張翼德引一千軍」伏於山東小路,「趙雲伏於金雁橋北」,「玄德軍在左,嚴顏軍在右」,而諸葛亮則親自「引張任過橋」。幾乎是全軍出動了,就這個陣容之強悍,不要擒張任了,連呂布都跑不掉。
張任被擒,堅執不降,劉備、諸葛亮勸說,但張任說了這麼一句話,斷絕了自己的活路:「今日便降,久後也不降!」隨後被推出轅門斬首。
要說張任是劉備西取川蜀所遭遇到最強的勁敵,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張任其實是劉備集團最大的損失。征戰天下,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勇將易得,而帥才更加難求,像張任這樣忠誠剛直、品質優秀、文武兼資的統帥之才更是可遇而不可得。如果能夠留存下來,那是足以獨當一面的棟樑之材,決不亞於關羽、姜維。
劉備在西征途中斬殺掉兩個戰俘:一個是泠苞,另一個就是張任。泠苞是假意投降,實則準備扒開涪江大壩,給劉備來個「水淹七軍」,如果不是彭羕及時報信,劉備大軍就都變成汪洋中的魚鱉了。劉備深恨之,斬之以洩憤。張任在落鳳坡伏擊射殺「鳳雛」龐統,又在雒城反擊戰中兩次幾乎幹掉劉備。對張任如何處理,不是個謀略問題,其實是個器量問題。
劉備一生的敵人--曹操,此人不簡單,在這方面真比劉備強。大家記得,宛城之戰張繡收拾得曹操有多麼慘?夜半時分,逼得曹操從香暖的懷抱中倉皇鼠竄,褲衩子都沒來得及穿,赤足在夜暮下的原野中狂奔,長子曹昂亂箭穿身,侄兒曹安民身首異處,麾下武藝最高強的第一愛將典韋血沃轅門,曹操也身中數箭,狼狽不堪,損失之慘重簡直撕心裂肺,痛斷肝腸。但後來張繡請降,曹操仍然不咎既往,待之甚厚。劉備、孫權能做得到嗎?劉備可能饒過馬忠?孫權可肯放過黃祖?
這就是器量,這就是格局。人胸懷多大器量、心有多大格局,就能夠成就多大的事業。無論曹操品質有多少惡劣,但就憑這一點,只要曹操活在世上,任憑你吳蜀聯盟,任憑你孫劉聯手,也絕對不是曹操的對手,這就是真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