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奪益州後犒賞全軍,給趙雲的賞賜卻很差?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什麼劉備奪益州後犒賞全軍,給趙雲的賞賜卻很差?

劉備在奪得益州,送走劉璋以後,擺了酒席,請全體軍官與士兵大吃特吃。對於特別有功勞的朋友與部下,他另給極多的金銀、糧食、布帛(布是麻布,帛是絲綢。那時候木棉與草棉均還不曾被傳到中國來)。

常璩在《華陽國志》裡面說,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這四個人每人都被劉備賞了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銅錢五千萬,錦緞一萬匹。其餘黃忠、趙雲等人,所得到的賞賜,多少不等。

龐統沒有福氣,已經在攻打雒縣之時,中了流矢,陣亡。這時候,賞賜沒有他的份。但是,他的父親,也已經被劉備於他陣亡之時,拜為「議郎」,不久又升為「諫議大夫」,得到了優厚的「干俸」(諫議大夫無須辦理什麼公務)。龐統的兒子龐宏,後來也做官,做到了涪陵郡太守。龐統本人,被追贈為「關內侯」。

諸葛亮在這一次奪取益州的事情上,可算是「首功」。最先向劉備建議拿荊益二州的,是他;偕同張飛、趙雲二人,用他的戰略構想使得這二人分別掃平了川北、川南兩條通往雒縣與成都的大路的,也是他。

劉備不僅給了諸葛亮以如此多的金銀綢緞,而且升他為「軍師將軍」,把自己「左將軍府」的一切軍政事務,都交給他管(其後,劉備東下荊州,支持關羽抵抗魯肅。又北上今日的甘肅、陝西,與曹操爭奪漢中。都是以坐鎮後方的重任,付託給諸葛亮)。法正在《華陽國志》的這一段文字中,名列第二,是劉備奪取益州的第二功臣,賞賜的數量也與關羽相同。為什麼呢?因為,倘不是法正作了「內應」,劉備就只有從荊州硬打進來了。

法正這個人,是個小人,有聰明而不正用。然而就劉備的立場來說,法正卻是一名不得不予以重賞的大功臣。

關羽、張飛是兩位忠心耿耿,從一開始便追隨了劉備的「熊虎之將」;在感情上他們和劉備也確是有如同胞兄弟,雖則未必如《三國演義》所說,正式結拜了一番。他們兩人既然和劉備同嘗了十幾年的苦,這時候當然應該和劉備同事富貴。單就這一次奪取益州的事情而論,關羽留守荊州,張飛席捲川北,功勞也確實很大。

此外,馬超、黃忠、趙雲功勞都不算小。馬超被任命為「平西將軍」、「督臨沮」。所謂「督臨沮」,是指揮駐紮在臨沮的軍隊。臨沮是荊州南郡的一個縣,在今日湖北省當陽縣的西北。

劉備在建安二十四年做了漢中王,把自己左將軍的官職交給馬超。

劉備在章武元年做了皇帝,又把馬超從左將軍的名位升為「驃騎將軍」,同時叫他兼領涼州牧,封他為「斄鄉侯」。次年,他得病而死,年齡僅有四十七歲,很可惜。

黃忠於奪得益州之時,被任命為「討虜將軍」;戰勝了夏侯淵以後,被升格為「征西將軍」。劉備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做漢中王,又把他更升一格,為「後將軍」,與關羽、馬超、張飛並列。關羽是前將軍,馬超是左將軍,張飛是右將軍。

趙雲功勞雖大,卻不在這前後左右四位「二級上將」之列(漢朝第一級的上將,是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趙雲在《三國演義》之中,是「五虎將」之中的第三位,比馬超、黃忠高。他在《三國誌》之中的名次,卻列在馬超、黃忠之下。

劉備取得益州,給趙雲的名義只不過是一個「翊軍將軍」。原因何在,很難查考。但這種不三不四的將軍名義,糜竺、簡雍、孫乾都獲得了。這三人分別做了安漢將軍、昭德將軍、秉忠將軍。趙雲到了劉備死後,才被諸葛亮先後提升為征南將軍、鎮東將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