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今的歷史文獻可以考證,周瑜並沒有妹妹這樣的親人,至多有一個堂兄弟,名為周暉,曾做過洛陽令。現在能考據的周瑜家譜中,並沒有女性親人,也許是歷史選擇的原因,或者真是沒有妹妹,畢竟,年代久遠,有用的信息已經很少了,而能讓歷史銘記的信息就更少了。
周瑜,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生年公元175年,卒年公元210年,東吳開國君主孫策的同窗好友,在孫策遇刺身亡後,輔助孫策的弟弟孫權,歷任東吳的大都督,外貌英俊瀟灑,身形偉岸,精通音律,後世流傳很多關於周瑜的典故。
周瑜為廬江舒縣人,高祖父周榮,官至尚書令,曾祖父周興,官至尚書郎,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父周忠,都曾官至太尉,而他的父親周異,當時也是官至洛陽令,可以說周瑜是官宦世家子弟,出身優渥,從小就深受官場聲色熏陶,他自己後來也官至偏將軍,南郡太守,東吳最高軍事指揮大都督之職,可以說時非常了不起,而他有一個親兄弟,歷史上卻沒有這個親兄弟的丁點信息,名不詳,經歷也不詳,他的父親周異應該只有這兩孩子,對於女兒一說,並沒有現有的歷史文獻可以證明,但是也不能完全否任,畢竟,有記載的周瑜有兄弟一人,卻再沒有其他有關這個兄弟的信息息,所以,就算周瑜真有一妹妹,若無顯要的重要歷史事件牽涉,後世的史學家也有可能隻言片語都不會記載。
周瑜彈琴
周瑜,字公瑾,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在赤壁之戰中聯合劉備大軍大敗曹魏,是個極具個人魅力的歷史人物,關於他的典故常見於後世的詩詞中。
在老版的《三國演義》中,能看到很多次周瑜彈古箏的畫面,對於周瑜精通韻律,工於作曲,這在歷史上是不爭的事實,有很多史書都有記載,而周瑜彈琴當然也是可能的,一個精通韻律的人怎麼會不會彈琴呢,就像一個美食家光會吃不會做,哪有這樣的道理。
對於周瑜精通音律,在當時的江東流傳這樣一句話「曲有誤,周郎顧」,這充分說明了周瑜的音樂造詣是有多高,外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周瑜獲得了周郎這個稱號,可見當時的人們對他是多麼推崇,在三國時期,歷經西漢東漢四百年的漢朝文化熏陶,當時的人們已經形成了崇尚忠義,講究禮樂的傳統漢文化,只要讀過書受過教育的都會點音律,彈幾曲古箏,而做為官宦人家出生的周瑜,自小受到教育比一般家庭的同年小孩,要更全面更周到了,他年少成名,氣質不凡,而且還精通音律,果真是人中龍鳳。
在周瑜二十五歲時,他遇見了小喬,並終其一身只娶小喬一人為妻,對待愛情的專一,讓這個外表風流的大將之才更添傳奇,自古都說英雄配美人,周瑜和小喬這樣一對郎才女貌,名副其實,在《三國演義》裡有這榜的畫面,周瑜正在凝神彈琴,而小喬在旁邊靜心聆聽,兩人相知相惜,實在是後世夫妻相處的典範。
周瑜遺言
周瑜,在《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三氣墜於馬下,悲憤吐血身亡,那最後仰天長歎,流傳後世的「既生瑜,何生亮」這一句臨終之前的話,可以算是周瑜的遺言吧,可就是這句話讓周瑜背下了心胸狹隘,自負高傲的黑鍋,把歷史上忠義清明,雄才大略的周瑜給抹黑了。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史書《三國誌》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的二次創作,有戲劇方面的改編,這就是為什麼《三國演義》是小說,而《三國誌》是史書,小說裡的周瑜並不能代表歷史上的周瑜,歷中上周瑜的遺言也並不是什麼「既生瑜,何生亮」這般自戀自負的輕浮之言,在《三國誌》中,明確記載了周瑜的遺言內容,「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這段遺言在讀者看來,才是符合一個大將之才該有的憂國憂民的心胸,和歷史上周瑜的身份地位經歷相符的遺言,對比諸葛亮的陳情表,周瑜的遺言一樣情深意切,忠心可鑒,讓人動容,在內容上先是回顧了以往和孫策的崢嶸歲月,建立了東吳政權,卻壯志未酬,深刻剖析了現在東吳面臨的困境,指出可以代替的自己的人才,一句一句都是肺腑之言,一代忠臣良將的泣血之言,讓人敬佩不已。
周瑜和諸葛亮雖然各位其主,但是做的事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輔助君主,安邦撫國,可是一部《三國演義》卻讓大家對周瑜有了偏頗,對比諸葛亮的《陳情表》流芳千古,周瑜的黑鍋可真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