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向來都有武俠情結的,在流傳翻閱《三國演義》的時候,非要將裡面的英雄人物按著武力折騰個排行榜,因此民間就有了「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著名將領,打末鄧艾與姜維」這樣的說法。當然,三國時期勇者如雲,羅貫中先生縱使百般細心,筆下也難免有「遺珠之憾」,比如,我們勇冠三軍的臧霸同志,就被老先生給直接「忽視」了。
人如其名,臧霸有著一個霸氣外露的名字。可遺憾的是,《三國演義》裡但凡有著威猛名字的人物,行事起來卻總是不堪一擊。例如呂布的岳父豹哥(曹豹),只一合就被張飛斬落馬下,江東的嚴白虎同志,更是在同孫策的較量中,丟盔棄甲滿地找牙。當然,臧霸也落入了這個窠臼,在老先生筆下,鮮有出場機會,只是在無關痛癢的場合裡圖一個亮相,打一場「醬油」。不過,如若翻開《三國誌》,情形卻是大相逕庭。
《三國誌》有這樣一段話:「(臧霸)父戒,為縣獄掾,據法不聽太守欲所私殺。太守大怒,令收戒詣府,時送者百餘人。霸年十八,將客數十人徑於費西山中要奪之,送者莫敢動,因與父俱亡命東海,由是以勇壯聞。」講的就是臧霸的父親原是個地方小公務員,因為不堪領導的胡作非為,被收監入獄。年僅十八的臧霸聞訊,便引領數十個勇士道中截劫。百來個全副武裝押送犯人的監送者見到這個架勢,竟然全都呆若木雞,瑟瑟不敢妄動,從此,臧霸兩父子浪跡天涯。如此酣暢淋漓的「越獄」行動,應該算是《水滸傳》裡英雄好漢劫法場的原始版本吧。
後來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軍閥混戰,群雄並起。亂世之中,英雄終有用武之地,驍勇善戰的臧霸選擇了追隨同樣素有威名的呂布,南征北戰,多有戰功。後呂佈兵敗,臧霸隱居江湖,曹操素問臧霸大名,於是重金聘邀其策馬出山。臧霸為報曹操禮遇之恩,在後來對抗東吳勢力的征戰中屢次身先士卒,立下汗馬功勞。不過,對於這位「半道投誠」非嫡系的臧霸同志,一向多疑的曹操始終未放心地交予兵權,軍事行動中多以安排副手之職。
後來曹操「駕崩」,曹丕繼位。就在這個敏感的政權交接當口,臧霸向時任都督的曹休建議道:「如果國家現在給我步騎萬人渡江南下,在下一定能立刻送上孫權的項上人頭。」不過,臧霸縱有豪情壯志,可惜政治智商低得可憐。曹操多疑,怎想曹丕較其父有過之無不及。如此霸氣的個人宣言,當然引起了新政權班子的不安。曹休把情況向曹丕匯報後,曹丕開始擔心臧霸有了自立門戶的打算(當時曹魏不少部眾認為曹操去世,天下將亂,都擅自逃離軍伍),於是開了張「空頭支票」,肯定了臧霸的銳意進取的精神,實際上卻遲遲不給發兵,後來,又趁臧霸來朝共商國是的時機,奪了臧霸的兵權,給了個閒職(這簡直就是劉邦智奪韓信兵權的翻版)。從此,這位一代高手拉開了終日和花草蟲魚為伴的「閒情時光」。
不過,在《三國演義》裡被無視的「無名高手」絕不止臧霸一人,至少,閻行也可以算上一位。根據《魏略》記載,作為西涼軍閥韓遂私人保鏢的閻行,年輕時在當地已經有一定知名度。就在此時,處於人生青春正茂季節的閻行,做了一件個人職業生涯最為蕩氣迴腸的事情。可遺憾的是,這件事情竟然幾乎不為後人所熟知。事情大抵是這樣的:西涼兩軍閥韓遂、馬騰發生衝突,兵戎交接。馬騰之子馬超(前述的江湖榜單上排行第二,一呂二馬三典韋)武力超群,一時間馬部勢力佔了上風。閻行見狀,策馬揚鞭,自取馬超。馬超自恃力大,奮起相迎,未料閻行兵器一轉,直取馬超咽喉。馬超大驚,急轉馬頭,鋒芒劃喉而過。
只一合,幾乎秒殺馬超,此時此景,頗為讓人糾結。要知《三國演義》裡,許褚裸衣斗馬超,可是「衣帶漸寬終不悔、廝殺纏綿三百合」,張飛挑燈戰馬超,可謂「白天不懂夜的黑,決戰天明欲斷魂」。如此這般驚天動地的高手對決,竟然在閻行的一招半式間就給拆解了。由此看來,三國時代頂級無名高手,非閻行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