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松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張松獻圖,出現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按照小說的時間順序,這個事件出現在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故事的梗概是這樣:
益州牧劉璋得知張魯即將進犯益州,連忙召集手下商議對策。益州別駕的張松表示願意親自前往許都說服曹操進攻張魯。劉璋大喜,遣張松出使許昌。那知道此時的張松已經「暗畫西川地理圖本藏之」,打算到了許昌後將此圖獻給曹操。誰知張松來到許都後言語莽撞,加之形象猥瑣,令曹操心中不快,很快發生了語言衝突。曹操一怒之下,將張松趕走。在返回益州途中,張松途徑荊州。在諸葛亮的精心謀劃下,張松受到隆重款待,張松深受感動,將地圖獻給了劉備。
張松獻圖,為劉備、諸葛亮以後佔領益州奠定了基礎,作用非常巨大。不僅如此,張松暗中投靠劉備,等於在劉璋陣營中埋下了一顆釘子,可謂一舉兩得的好事。
不過,這個故事也有一個令人疑惑的地方。從小說的描述來看,張松獻圖的的首選並不是劉備而是曹操。可以這麼想像,如果曹操對待張松好一點的話,這圖也就不是劉備的囊中之物了。因此,張松的動機就顯得令人懷疑。清人毛宗崗在該回的夾評中曾經指出:張松的行為其實就是賣主求榮。
還原歷史------三國不是演義
張松出使曹魏,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是時間與小說中有所不同。小說中張松出使的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據《三國誌》、《後漢書》、《華陽國志》等史料記載,歷史上張松的出使時間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這也就意味著小說家將這個歷史事件推後了三年。而且,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也是大相逕庭。歷史的真相大意是這樣:
劉璋為討好曹操,派遣手下的中郎將陰溥及侄子劉瑁出使許昌。曹操授予陰溥振威將軍一職並將劉瑁委任為平寇將軍。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璋又派張松的哥哥別駕從事張肅出使,曹公拜張肅為廣漢太守。到了第二年,曹操發動進攻荊州的戰役,並很快拿下了荊州。這時,劉璋又一次派遣手下面見曹操,地點是在荊州,而並非許昌。劉璋派出的使者便是別駕張松。這段史實與《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劉璋是因為為了應付張魯而交好曹操的情節大不相同。
張松在曹營的境遇,與小說中描述的倒是有幾分相似。由於張松「為人短小,放蕩不治節操」,引起曹操反感。另一方面,曹操在荊州戰場順風順水,驕傲自滿,沒有將張松所代表的益州劉璋集團放在眼裡,因此自然怠慢了張松。
史書中記載,此次張松的出使,曹操僅僅拜張松為比蘇令。也就是比蘇縣令,令張松非常不滿,史料中說的「(張)松以是怨公(曹操)」即為此意。回到益州後,張松一直在劉璋面前貶低曹操,並建議劉璋與剛剛奪取荊州四郡的劉備結盟,這也為後來劉璋尋求劉備支援埋下了伏筆。不過,從這段歷史記載中可以發現兩個問題。首先張松並沒有如小說所描述的那樣暗藏地圖出使曹魏;其次,張松也並沒有一開始就打算出賣劉璋去投靠曹操,他是作為劉璋的使者去拜見曹操的,打算完成的也是鞏固雙方關係的任務而並非為了對付張魯。
張松離開曹營後,有沒有去見劉備呢?這個記載不見陳壽的《三國誌》,只是在三國吳人韋昭《的《吳書》中有一段記載:
(劉)備前見張松,後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納,盡其慇勤之歡。因問蜀中闊狹,兵器府庫人馬眾寡,及諸要害道裡遠近,松等具言之,又畫地圖山川處所,由是盡知益州虛實也。
《三國演義》中張松獻圖的故事應該就是出自這個記載。不過,對於這個記載的真實性,宋人司馬光深表懷疑。司馬光所著《通鑒考異》中指出:張松獻圖的這個細節不見於《三國誌》、《後漢書》等資料,《吳書》的記載是只不過是個以訛傳訛的故事而已。後世史學家也大都認為這個所謂張松獻圖的故事是虛構虛構出來的故事,並不是歷史的真實。因此可以做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歷史上的張松不僅沒有給劉備獻過益州地圖,也沒有到過荊州去見劉備。
不過,儘管歷史上的張松既沒有見過劉備,也沒有給獻過圖,但益州的易主,卻與張松有著密切的聯繫。張松回到益州後,不斷在劉璋面前詆毀曹操,力勸劉璋與曹操斷絕關係,與劉備結交。不久後,劉璋派出了法正擔任使者出使荊州。法正回來後,在劉璋面前稱讚劉備。此後,劉璋又再次派法正出使荊州,同時還派孟達送兵數千幫助劉備。在劉璋的眼裡,他與劉備的同盟關係從此正式確立。但劉璋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是張松、法正精心策劃的推翻劉璋、奉迎劉備作為益州之主的計策。
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打著進攻張魯的名義向漢中地區進發,遭到以馬超、韓遂為首的西北割據勢力的頑強抵抗,關中大戰爆發。遠在益州的劉璋又聽從了張松的建議,邀請劉備進入益州,結果引發了益州爭奪戰,劉璋苦心經營二十年的益州也變成了劉備的盤中餐。
張松在益州身居高位,為什麼還要一心推翻故主劉璋呢?張松之所以會背叛劉璋,是由於劉璋的無能造成的。張松雖然被劉璋重用,但卻認為劉璋根本無法守住益州。因此,張松將希望寄托在劉備的身上,意圖利用劉備來穩定益州。
經典回味——三國可以更好看
對於張松的所作所為,王夫之曾嗤之為「不忠不智之徒」。但是在《三國演義》中,這種行為卻被作者所認可。作者在小說中通過張松之口,對此做了一番辯解。為什麼作者會如此的煞費苦心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對於「賣主求榮」和「良臣擇主而事」,作者有著雙重標準。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帝蜀寇魏」,凡是與劉備沾邊的人物和事件,作者往往是大力的渲染、頌揚。凡是曹魏、孫吳集團的,作者都貶低、挖苦。張松投靠的是作者心目中的明君劉備,因此,他的所作所為都能得到作者的理解、原諒。作者並沒有理會張松在歷史上究竟是不是個賣主求榮之輩,而是按照「良臣擇主而事」的標準來刻畫張松這個人物形象。
不過,小說作者的目的達到了嗎?沒有。前文提到,清人毛宗崗的意見就極具代表性,在毛宗崗這個點評家的眼中,儘管羅貫中對張松的形象進行了種種維護和拔高,但仍然被毛宗崗一眼看破:張松就是個賣主求榮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