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諸侯紛爭,一些諸侯消失了,一些諸侯強大了。強大了的諸侯,這地盤和軍隊也隨之擴大了,隨之而來的,一些將軍們的權力也隨之提高了。那麼,誰是三國諸侯權力最大的將軍呢?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由於諸侯的規模不同,將軍們所擁有的軍隊數量也不盡相同,因而衡量將軍們的權力標準只能從職務、軍事指揮權以及是否具有自己的區域相關聯。又因為三國早期的諸侯都是在自己爭地盤,他們需要親自帶兵上陣,因此這將軍們是不具有全面權力的,具有較為全面權力的將軍只能是在魏蜀吳三國。還因為有皇帝的三國已經不具有諸侯性質,所以,三國真正有權利的將軍也不包括這期間的將軍。
先看魏國。魏國的將軍們分為兩個範圍,一是曹操的親屬將領,就是所謂的「諸夏侯曹」,其二就是功勞大威望高的將軍,其代表人物就是「五子良將」。就其軍隊中的職務上來說,總體上五子良將的職務爵位要高於諸夏侯曹,如曹操在稱王后,其前後左右四大將軍中自家人只有夏侯惇一人,其他三人分別是右將軍樂進、左將軍於禁和後將軍朱靈。後三人儘管是第一等的將軍,但他們的權力是受到限制的,那就是他們都要受「諸夏侯曹」將軍們的指揮,不管你的職務是高還是低。統一北方後,曹操在三個方向用兵,即東南、南和西北,除了曹操親征,這三個方向的統帥分別是夏侯惇、曹仁和夏侯淵。
曹操稱王,軍中將軍們都得到了魏國的官號,只有夏侯惇還是漢臣。夏侯惇多次請求,曹操這才給了他一個前將軍。曹操開始為什麼不給夏侯惇魏國的官職呢?想來肯定不是要外著夏侯惇,而是考慮到夏侯惇實在是資格太老,可以說曹家軍幾乎是他們兩人共同創建的,在沒有夏侯惇的態度前,曹操還真不好安排他。不過,夏侯惇雖然有著起兵招兵之功,但這個人重點在於替曹操掌軍,打敗袁紹以後幾乎就不用上陣廝殺掉。所以說,作為戰場上的將軍,夏侯惇的權力還真的難以給他一個準確的定位。
剩下的,魏國還有樂進、於禁。
五子良將之首不是張遼嗎?不過,張遼戰功雖大,但他的官職地位以及軍事指揮權頂峰是在曹丕時期,曹操時期,他的地位權力還真比不上樂進、於禁。張遼一生的權力象徵雖然也有過假節待遇,但曹操時期樂進和於禁也有此待遇(於禁還是假節鉞),軍職卻是低一個等級。又因為夏侯惇只是掌軍,樂進早死,所以在曹操時期,將軍權力最大的應該是於禁。正因為如此,於禁被關羽打敗後投降,曹操才會是極度的失望。
再看吳國。吳國有個大都督系列,從周瑜開始,中間經過魯肅、呂蒙,最後是陸遜。
周瑜有自己的兵,孫策時期幾乎是兄弟一般。到了孫權時期,周瑜自覺擁戴孫權,有顧命大臣之重任,地位自然貴重無比。就軍中職務來說,周瑜率軍指揮了赤壁之戰,是吳國軍中最高職務。由於受到孫權自己職務的限制,周瑜的軍中職務只是偏將軍。不過,不知道是處於什麼原因,赤壁之戰前孫權派出迎擊曹操的大軍共有兩路,這樣以來,周瑜雖然是實際上的總指揮,但他和程普這個左右督,卻是一個平行職務。即便是後來他要帶兵入川奪取益州,也是提出來讓孫權的堂兄奮威將軍孫瑜和他一道出兵。如此看來,周瑜在東吳功勞、軍事才能無人能及,只是這為將權力卻難說最大。
周瑜之後,代替他的是魯肅,代替魯肅的是呂蒙,這兩人在軍中的威望難以和周瑜相提並論,所以,雖然是軍中最高職務,恐怕其地位也難以超過周瑜。
代替呂蒙的是陸遜。陸遜在孫權稱王的第一年被任命為為大都督,假節,率領東吳軍抵禦劉備。獲勝後,升任輔國將軍,兼任荊州牧。孫權當吳王的第七年(228年),孫權任命他為大都督,假黃鉞,迎擊前來攻擊的魏國大司馬曹休。在孫權當皇帝後,被升為上大將軍。
最後說說蜀漢國。劉備成為漢中王,任命了前後左右四大將軍,習慣稱之為四方將軍。關羽是前將軍,為四大將軍之首。還是在劉備率領軍隊入川之時,劉備就任命關羽「總督荊州」。劉備稱王后,更是給了關羽「假節鉞」的權力。前將軍、總督荊州、假節鉞,可以說,關羽是劉備手下名副其實的權力最高的將軍。早在曹操陣營,關羽就有斬殺袁紹一等大將顏良的功勞。總督荊州期間,關羽更是逼降了曹操一等大將於禁,擒獲了立義將軍龐德,這等功勞,在三國大將中實在是為數不多。
三國諸侯大將最高權力者,差不多無人能超過以上五人。在此五人當中,威望地位最高者當屬夏侯惇,軍事才能最高者當屬周瑜,智勇兼備者當屬陸遜,而權力最大的將軍還得要說是關羽。至於說到曹魏方面的五子良將,因為背後有曹氏將領,也就難說他們的權力究竟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