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期曹操得知漢獻帝劉協密謀刺殺自己後,是什麼作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漢朝時期曹操得知漢獻帝劉協密謀刺殺自己後,是什麼作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接下來聽聽三國網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既漢獻帝劉協,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漢獻帝幼為董太后撫養,舉止端莊,時稱「董侯」。漢少帝即位,封為渤海王。經歷宦官之亂,劉協被改封陳留王。

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劉協在司空董卓擁立下,即位為帝。董卓伏誅後,漢獻帝劉協受到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在楊奉和董承護送下,逃出長安,輾轉東行。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依附於兗州牧曹操,遷都許昌。面對篡權的曹操,漢獻帝也有所反抗,甚至謀劃誅殺曹操。那麼,問題來了,漢獻帝劉協曾密謀誅殺曹操,曹操得知後,為何不反殺漢獻帝劉協呢?

首先,建安五年(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在衣帶詔這一事件中,董承遂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身懷六甲的董貴人也被絞殺。不過,曹操得知漢獻帝劉協想要誅殺自己的謀劃後,並沒有廢除漢獻帝劉協,甚至殺掉他。

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誅殺曹操的密謀敗露,曹操要挾獻帝廢黜伏皇后,並代獻帝寫好了廢黜伏皇后的詔書。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劉協立其女曹節為皇后。對於曹操來說,不僅沒有反殺漢獻帝,反而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曹操之後,司馬師這位權臣直接廢黜了曹芳這位皇帝,至於司馬昭,則更加過分,派人弒殺掉曹髦。

與此相對應的是,曹操雖然具有廢黜甚至反殺漢獻帝劉協的實力,但是,他卻沒有像司馬師、司馬昭一樣。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公元200年,漢獻帝策劃衣帶詔的時候,曹操的處境非常危險,不管是廢黜漢獻帝劉協,還是殺掉劉協,都可能讓曹操勢力走向滅亡。彼時,在東漢朝廷內部,忠於漢獻帝劉協,或者說是忠於漢室的力量還是不少的。這是因為漢朝幾百年的時間,促使人們還是心懷漢室的。

所以公元197年僭越稱帝的袁術,立即遭到天下英雄豪傑的討伐,從而迅速走向滅亡。而在外部,曹操不僅要面臨強大的袁紹,還需要防備劉表、孫策(孫權)、劉備等諸侯勢力。在此基礎上,衣帶詔爆發的時候,曹操只能熄滅自己的怒火,或者說是將怒火發洩到漢獻帝以外的人身上,比如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身懷六甲的董貴人也被絞殺。

同時,儘管到了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誅殺曹操的密謀敗露後,曹操因為還沒有一統天下,所以也不願意節外生枝。如果在公元214年,曹操真的一統天下,也即消滅了劉備、孫權等割據勢力,那麼,當時曹操即便不會殺掉漢獻帝劉協,至少也會廢黜他的皇帝之位。另一方面,漢獻帝存在一定的利用價值,這也是曹操沒有廢除或者殺害他的重要原因。

《後漢書·袁紹傳》載:「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在公元196年時,沮授曾經勸說袁紹迎奉漢獻帝,可是,袁紹猶豫不決,最終錯過了這一機會。在此背景下,曹操在公元196年迎奉漢獻帝,從而將東漢朝廷納入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最後,可能一些人要問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並沒有讓劉備、孫權等諸侯屈服。不過,在筆者看來,雖然對這些諸侯的作用比較有限,但是,對於大部分心懷漢室的英雄豪傑來說,漢獻帝劉協這一旗幟,還是具有號召力。換而言之,曹操可以通過東漢王朝的名義來招攬各地的人才,並且用東漢王朝的名義來給他們冊封官職,進而讓這些人為我所用。比如關羽的漢壽亭侯,就是曹操上表漢獻帝冊封的。雖然關羽最終離開了曹操,可是,對於東漢朝廷冊封的漢壽亭侯,關羽卻是經常掛在嘴邊,這是因為東漢朝廷冊封的官職和爵位,是名正言順的,也是最具有含金量的。

在此基礎上,不管曹操是殺掉漢獻帝劉協,還是廢除了劉協的皇帝寶座,都會削弱東漢王朝的權威和地位,從而不利於自己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除此之外,曹操曾經是東漢朝廷的官吏,可謂受到了東漢朝廷的俸祿和恩惠,這也是其沒有除掉漢獻帝劉協的原因之一。中平六年(189年),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洛陽東)。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對於年輕時的曹操,顯然是忠於漢室的,只是伴隨著天下形勢的變化,曹操才逐漸有了不臣之心。但是,曹操最終的目標,只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既然如此,面對漢獻帝的反擊,曹操沒有痛下殺手,並且將篡漢自立的步驟留給了兒子曹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