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洛神賦》,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長久以來,有關三國時期的人物,曹氏父子和甄宓,我們總是會被引導到一種比較複雜的關係網中,尤其是曹植那一篇《洛神賦》,更讓人覺得曹植和自己的嫂子是有私情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曹植的身份,首先是一個文人,他的文采的著名度總是高於他「曹操的兒子」的身份的,而文人的思維很多人可能並不太能理解。那麼,曹植和甄宓究竟有沒有情?《洛神賦》又到底是為什麼而寫呢?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說到千古名篇《洛神賦》,大多數人都會想起曹植和甄氏悲傷的愛情故事,也會想起曹氏三父子與甄氏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這也難怪,《洛神賦》原名《感甄賦》、甄氏的慘死、曹丕父子對曹植的態度、甄氏原本比曹丕還大上四五歲,似乎年齡上距離曹操會更接近些,種種跡象都使得這段亂世中的風流逸事更加令人玩味。因洛神被稱為「宓妃」,所以甄氏這個在歷史上本沒有留下名字的女子,也有了流傳最廣的名字:甄宓。
影視劇裡每逢提到甄宓這一筆時,都總繞不過這麼一段幽怨的情——《軍師聯盟》中甄宓因傾慕曹植而與曹丕有隙,電視劇《洛神》裡,甄宓與曹植更是情深。但《洛神賦》背後的故事真是這麼回事嗎?可不一定。
公元222年,也就是曹魏黃初三年,魏文帝曹丕廢掉漢獻帝已三年。他的皇位早已坐穩,好不得意,可他的兄弟曹植就慘了,作為皇權最大的挑戰者,曹植受到兄長的嚴密監控。這一年,曹植在京城洛陽朝賀完畢,東返封地鄄城,路過洛陽的母親河洛水時,突然鬼使神差,看到河中有女神出現,便文思泉湧,寫就了一篇「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洛神賦》。
不過,曹植的這首長詩剛開始不叫《洛神賦》,乃《感甄賦》,而恰恰就是這個「感甄」的「甄」,叫唐初的大學者李善挖掘出一個「驚天秘密」:原來曹植心嚮往之的「洛神」,正是他的嫂子甄宓,即曹丕的妻子。於是從唐代開始,同情曹植的人們,不斷地八卦曹家兄弟同時愛上一個女人的傳奇,一直到今天。
實際情況是,曹植被「洛神」電著的那一刻,甄宓剛剛薨逝。甄大美女本是漢末豪強袁紹的兒媳婦,她還未出嫁時,便確立了偶像地位——東漢帝國所有男士的夢中情人。曹操陸續消滅袁紹家族後,甄宓便成了價值連城的一個俘虜。很快,她改嫁給了曹丕。野史還說,曹丕能抱得美人歸,是其父曹操講風格,割愛相贈。這或許是一個更為狂飆的歷史聯想,反正樹大招風,實難考證。只有一點可以確定,單以年齡來論,甄宓應該跟著曹操才對,因為曹丕比甄宓還小個四五歲。
曹丕做皇帝的第二年,甄宓在後宮爭寵的殘酷鬥爭中敗北,被曹丕賜死,享年三十九歲。她的對手是一位姓郭的狠角色,甄宓成為炮灰後,此女做了曹魏的皇后。按說,甄氏死前即便年近四十,也不至於年老色衰到令人驚悚的程度,更何況,她素有婦德,是各方面都比較過硬的高素質美女。曹丕不知受到郭皇后何種挑唆,才痛下殺手的。而且,甄宓入殮時樣子很不堪,披頭散髮的,嘴裡還被塞滿了餵豬的糠皮,如同女鬼一般。
女神居然降格為女鬼,令人唏噓。她的死,以及死後的慘狀,皆有些奇怪,似乎隱藏著什麼宮廷秘聞,不是歷史之謎,也容易被製造為歷史之謎。加之曹植也蹚上這股渾水,在甄宓死後不久,寫下這所謂的「感甄賦」,使得這一樁公案更加狗血,不怪唐人李善抓心撓肺,解讀出那些雅事。
其實,曹植的《感甄賦》「發表」後,他哥曹丕一點反應都沒有。如果真如李善所言,曹植曾經對嫂子有情,那麼曹丕讀到兄弟的大作後,恐怕又要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令其再寫一首新的「七步詩」。退一步說,即便曹植只是同情嫂子的慘遇,也會遭到兄長嚴厲的打擊報復。皇帝的家事,豈容他人置喙。更何況,曹植本身就是最能撩撥曹丕神經的特殊人物,甚至曹植站在洛水邊,充分發揮他詩才的那一刻,他哥的密探也許就躲在不遠處,與他一道看著「洛神」發呆。
說到底,曹植只不過是患了文藝青年的通病,現實不如意,便找鬼神寄托悲憤。遙想從前,他也是很風光的,曹操一度想傳位於他。可他不珍惜,老犯詩人的狂躁症,不按常理出牌,未能嚴格執行軍令,曹操才將他從繼位人的隊伍中剔除出去。曹操與曹丕雖然也是詩人,幸甚至哉,更會歌以詠志,但這對父子首先是政治家。
曹植就不同了,他往往就忘了自己首要的身份,乃曹丞相的兒子。甄宓嫁給曹丕時,曹植才十三歲。那個時候的曹植,應該不會如傳說中的那樣多情。之後,隨著他與兄長的奪嫡大戰擺在桌面上,那麼他與嫂子就更難如後人所希望的那樣詩情畫意了。但歷史總是光怪陸離的,曹丕駕崩後,甄宓的兒子曹叡做了皇帝,他覺得叔叔曹植寫的「感甄賦」,畢竟有一個「甄」,與母親的姓同字,便將「感甄」改成了「洛神」。
可惜,魏明帝的苦心,再次無可避免地被後人理解為欲蓋彌彰。巧的是,魏明帝對叔叔曹植是敬而遠之,從來不加以重用,與他父親曹丕的做法異曲同工。彷彿魏明帝對叔叔有著難以言說的不滿,這正好可以被解讀者充分利用,盡情去想像。
還有一個說法,曹丕在下令賜死甄宓之後,做了一個夢,然後他便請一位鼎鼎有名的術士解夢。算命先生說,此夢預示著天下將有一個貴婦人冤死。曹丕一聽,意識到甄宓不該殺,便立即收回成命。可惜為時晚矣,甄宓已經香消玉殞了。曹丕不僅相信這種毫無邏輯可講的東西,據說他還親自操刀寫過鬼話連篇的志怪小說。難道,曹丕是受到某個算命先生的蠱惑,甚至是他自己掐算出了什麼蛛絲馬跡的「天機」,才對妻子甄宓痛下殺手的?
歷史上的甄宓,如古代絕大多數女子一樣,本無名號,只有姓。而洛河裡的那位女神,正如曹植在賦中所故意交代的那樣,最開始是指伏羲的一個女兒,她溺亡於洛水,成了神女,還被尊稱為宓妃。於是「洛神賦」流傳千古後,曹植的嫂子便有了甄宓的大名。或者,乾脆直接與「洛神」這個概念掛鉤,甄宓又被後人叫做甄洛。
可是,伏羲的女兒榮升為被人銘記的「洛神」,又在很大程度上沾了曹植大作的光。以至於,到底是先有洛神,還是先有曹丕的妻子甄宓,都叫人疑惑了。妙哉,歷史、文學、傳說、神鬼、夢的預言、唐人的精彩解讀等等元素,在時空隧道裡相互交融,發酵成曹魏家族最蕩氣迴腸的往事。
到今天,曹魏的王爺曹植,死去都快一千八百年了,可人們只要一讀到「洛神賦」,還是會忍不住把甄宓與曹家父子兩代三位男人攪和在一起。如果再加上甄宓的兒子魏明帝曹叡,統共就四個重量級的男人了。至於曹植筆下的洛神究竟是誰,倒無關宏旨了,反正曹家這四個男人除了是政治家,也全都是頂級的大詩人,他們因甄宓的魅影,而留下這樣那樣的傳聞,也算不辱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