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與曹丕是什麼關係曹丕為何能登上王位 曹植怎麼死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植與曹丕是什麼關係曹丕為何能登上王位 曹植怎麼死的

說到曹植,我們想到「七步成詩」的典故。多少年來,曹氏兄弟之爭,人們多要對才華橫溢的曹植掬一把同情之淚。建安時期,曹魏的第一大才子曹植,絕對是個文藝青年。音樂、詩歌是文藝青年的標配,除此之外,曹植還很喜歡喝酒,酒酣之時還會舞劍,這格調和修養不知道甩了如今的文青好幾條大街。

作為才子的曹植擁有一大幫粉絲,其中一個叫謝靈運的,是曹植的死忠粉,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而生活在南朝的另一位評論家鍾嶸,這位大叔評價曹植:「其源出於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他們都對曹植評價非常高,確實曹植才華橫溢,正因此天妒英才,他的早逝和憂愁都是由他的才氣而來,「情兼雅怨」這個詞很好概括了曹植的性格,這也注定了一個憂鬱的文學家注定難以擔當足智多謀的政治家。

很多人都把曹植和曹丕倆兄弟作比較,其實二人從小的生活經歷都很相似,曹丕比曹植先來到這個世界上,這個無可厚非,但是兩兄弟相繼出生,擁有者相似的童年,讀書、習劍,在戎馬間奔波,在沒有涉及到權力的爭奪時,兩兄弟關係應該說是不錯的。直到成年,他們不得不面對最殘酷的抉擇。封建時代為了王位,這種兄弟之間的自相殘殺現象是社會制度的必定結果,在那權力即一切的社會制度裡,不擇手段的爭奪權力似乎是很正常的。

經過無數次的考察和篩選,曹植還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宣佈了他內心的人選,立二子曹丕為太子,確立了他的繼承人地位。曹丕是幸運的,因為比他更優秀更有資格當皇帝的哥哥、弟弟們,皆英年早逝。

眾所周知,曹丕有個喚作曹昂的長子,曹操的這個長子性情溫和、有勇有謀,二十歲即舉孝廉,深受曹操喜愛,可以說是眾兄弟之間的榜樣,但是,很不幸的是,曹昂大哥在建安二年隨曹操出征張繡,因為張繡叛變突然襲擊,曹昂為了救父親負責斷後,不幸死於亂軍之中。曹昂的死對曹操是成噸的傷害,這件事就成為了他心頭的疙瘩,直到他死之前也還念念不忘這個大兒子。不過話說回來,優秀歸優秀,英雄已逝這天下就與你無關了。

PK掉一個勁敵之後,雖然長子的名號擱在了曹丕頭上,但是這個時候曹丕還是不能放心,因為他還有一個弟弟,也很受曹操的寵愛,他就是曹沖。對,沒錯,就是教科書上「稱象」的那個小孩子。曹沖字倉舒,自幼聰明伶俐,五六歲時智力就與成年人不相上下。當然,說五六歲的孩子有成年人的智商,可能令人難以置信也有誇張之嫌,不過他智商非凡卻是有史實為證。

孫權曾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想知道它的重量,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稱出來,曹沖就說:「把大象放在船上,在水痕所至的船舷上刻下記號,然後在船上東西,使水痕到達同樣的地方,計算東西的重量便可得知大象的體重。」這個辦法一出,眾人都對曹沖刮目相看。在稱象事件中,群臣束手無策,而小小年紀的倉舒卻能輕鬆解決,可見其人智力非凡。曹沖不僅聰明能夠解決「死板」問題,而且能夠靈活運用而且心地仁愛。

曹操的刑法非常嚴峻,很多獲罪的就是死刑,而每次有這種情況出現,曹沖總是委婉含蓄的替人申辯。值得一提的是,曹操本人長得不是特別帥氣,但是他的兒子曹沖,不僅「中用還中看」,曹操在自己的內心也把曹沖作為候選人之一,歷史的車輪徐徐滾過建安十三年,曹沖在這一年,不幸染病,沒過多久就去世了,這件事又帶給了曹操成噸的傷害,曹操心如刀絞。如此一來,王位的爭奪權將重新回歸到眾兒子手中。而剩下的競爭者主要是曹彰、曹植,相比之下,曹彰對他的威脅要小得多。

曹彰字子文,他的字跟他的性格完全不符合,從小體力就強壯,喜歡格鬥,隨著父親南征北戰多年,曹彰的品行還不錯,不過曹操最不欣賞曹彰的就是他肚子裡缺少了點墨水,稍顯野蠻,於是,曹操出於好意,督促他多學習,多讀一點書,曹彰覺得大丈夫就該上疆場殺敵立功,不想做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言多必失,曹彰沒讀過多少書卻因為一次與父親的談話中多說了幾句,曹操就將曹彰的名字從候選人名單裡劃去了,曹操問他幾個兒子各自的喜好,曹彰回答:「披堅執銳,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賞必行,罰必信。」曹彰覺得自己回答得很好,但是很不幸曹操是不會將江山交給只知道打打殺殺的莽夫的。況且曹彰本人也志不在王位,他就想做個時代的大英雄而已。

剩下的人越來越少,眼看就只有曹植了。曹植字子建,自幼聰慧,10餘歲即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才華橫溢,落筆成文,出口成章。但是,曹丕也不差,少誦詩、論,及長而備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閉覽。兩人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都是很高的,從某些方面上來說,曹丕比曹植會的技能還要多些,曹丕六歲而知射,八歲而知騎,稍長又師從著名劍客學劍,這樣看來,曹丕更文武雙全。

但在建安十五年的「第一屆銅雀台杯作文大賽中」,卻被曹植奪盡了風頭,曹植才思湧泉,援筆立成,賦文可觀,令眾人嘖嘖稱歎,於是,父親曹操漸漸注重培養曹植。可惜,曹植不懂得父親的良苦用心,曹植「性簡易,不治威儀」,在和哥哥曹丕爭儲的過程中「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性格上的缺陷讓曹植止步於寶座前。

說到底就是太隨性了,比如人家客人大熱天來拜訪,自己先去洗個澡涼快下再出來接待,完全不考慮客人久等的心情,還有一次喝酒喝多了,飆車從司馬門出宮。當時司馬門屬於禁地,一般只有天子才擁有進出的資格。曹植此舉,雖未必有不臣之心,但至少構成了大不敬之罪。曹操大怒,從此對曹植逐漸心存不滿。這麼率性而為的文藝青年,要是能遇到有手段的名士輔佐,或許能夠有所收斂。但是我們一比較曹植、曹丕麾下的軍師們,這實力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可惜他手下的謀士參謀,諸如丁儀、楊修,都是些賣弄文采的書獃子,反觀曹丕,手下都是老臣吳質,這些人算盤打得多精啊,有老謀深算的輔佐之士加之略有心機的少主曹丕,分分鐘就能把曹植PK掉。這一次爭奪賽曹丕勝,曹植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