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裡,陶謙主動把徐州讓給了劉備。對於殺害曹嵩一事推脫得一乾二淨,曹操攻打徐州,陶謙也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而在真正的三國裡,陶謙是另外一副模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在漢末董卓專政期間,陶謙是徐州刺史,作為一名封疆大吏,並沒有參與關東討董卓聯盟。同時間,由於黃巾軍的暴虐襲擾,幽州的公孫瓚,青州的焦和也無精力參與。戰爭是趁機擴大地盤最好的途徑,徐州既沒有黃巾軍,也算安定,陶謙為什麼置若罔聞不積極參與討董卓軍事聯盟呢?
陶謙不參加國家大事,也未必說明他胸無大志,因為他的野心可大著呢!如果把討董卓作軍事聯盟看作第一梯隊的話,陶謙的志向可是第二梯隊。他就等著第一梯隊與董卓兩敗俱傷後,他再發起最後的衝鋒,摘取最大的果實。陶謙眼光獨到,第一梯隊果然被董卓打的大敗,落了個散伙的結局。這也是陶謙願意看到的,他迎來了機會。
駐守洛陽的朱俊反叛董卓,陶謙派三千精兵,積極地響應朱俊。但是陶謙的實力並不怎麼樣,也被打敗了。到了192年,李傕、郭汜掌權,陶謙把自己當作第二梯隊的掌門人,推舉朱俊為太師,並傳檄各州牧,相邀共同討伐李傕、郭汜,奉迎天子。看看這就是陶謙的野心,他自己組成一個利益集團。
可惜呀,糊塗的朱俊,被一紙詔書召回了長安,陶謙的計劃還沒開始實施就被迫終止。陶謙到此時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的好處,很不甘心,派使者向漢獻帝劉協表達忠心。漢獻帝劉協倒也大方,繼續讓陶謙擔任徐州刺史,還給了一個安東將軍的職位。任命陶謙的部下趙昱為廣陵太守,王朗為會稽太守。總之陶謙並不是血本無歸。
三國演義還把陶謙形容成一個老實人,事實上可不是這樣。亂世之中,只有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是生存的法則。
陶謙從心理上從來都不和袁紹是一夥的,為了地盤他們之間爆發了嚴重的衝突。就在討董卓軍事聯盟散伙不久,袁氏兄弟明爭暗鬥,就是袁紹和袁術兄弟倆鬧掰了。袁術聯絡公孫瓚和陶謙,一起對付袁紹和曹操集團。
公孫瓚派劉備屯高唐縣,單經屯平原縣。陶謙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擴大地盤的機會。他派兵屯發乾(今冠縣),這是在東郡的一個地方,屬於曹操的地盤。陶謙的觸手伸得可夠長的,發乾離徐州的大本營好幾百公里呢?這也恰恰證明陶謙擴大地盤之野心很大。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袁紹和曹操可不是吃素的,這三路敵軍被一一打敗。此戰下來,曹操與陶謙可算是結下了樑子。
193年,在徐州治所下邳這個地方,有一個叫闕宣的亂民自稱天子。陶謙靈光一閃,拿這個人大做文章。陶謙卻和闕宣合兵一處,去攻略泰山郡、任城郡等地。這些地方可是曹操的地盤,陶謙又一次惹惱了曹操。
曹操當然不客氣,打敗了闕宣。陶謙表示追擊盜賊,追到了曹操的地盤,我也是無辜的,陶謙馬上就把闕宣殺掉。陶謙不愧心狠手黑,拿追擊盜賊當幌子,公然侵略曹操的地盤。曹操也是心知肚明,你陶謙要幹什麼!
這是陶謙第2次招惹曹操。曹操正在打黃巾軍伺機擴大地盤,哪有精力和陶謙正式開戰,暫且忍著。
陶謙兩次和曹操交手,都是以失敗而告終,討不到什麼便宜,難免的惱羞成怒。直到陶謙指使部下殺害曹操的老爸曹嵩,謀財害命。這可捅了大簍子了,不論陶謙是不是無辜的,曹嵩死在徐州的地盤上,自然是脫不了干係。
曹操大怒,這個誰也忍不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立即發動對徐州的閃電戰,兩次把陶謙打得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徐州岌岌可危,陶謙驚慌失措,趕緊向平原國相劉備,北海國相孔融求救。如果不是呂布佔領了曹操的大本營兗州,徐州可就保不住嘍!
徐州經受曹操兩次致命的打擊,陶謙備受煎熬,一病不起,最後一命嗚呼。
至於陶謙為什麼不選自己的兒子當繼承人,那是因為徐州豪強和士族不支持陶謙的丹陽派。比如徐州富商糜竺,徐州大族陳登父子完全不支持陶謙。然而陶謙的兒子也很懦弱,難當大任。只好把燙手的徐州交到了劉備的手裡。讓劉備與丹陽派和徐州派戰鬥吧!陶謙並不是什麼老好人,只是形勢所迫,才把徐州拱手相讓。
三國演義為了貶低曹操,篡改劇情,總是把曹操的對手塑造成仁義善良之輩。其實爾虞我詐的三國,是一個不講道義的時期。哪有什麼仁義,哪有什麼善良,只有生存才是王道。
陶謙也沒有什麼錯,只是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已,心狠手黑是手段。亂世之中,誰的手裡都會佈滿鮮血的,沒有對錯之分。陶謙4次與曹操交手,都以失敗而告終,很顯然缺少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