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關羽率領荊州將士圍攻襄樊兩城,並在此後擊敗了曹操派來的七路大軍,就此斬殺大將龐德,逼降於禁,就此威震華夏。當時曹操為了減輕前線的壓力,他與孫權聯手對抗關羽。而關羽在水淹七軍後,手中多了三萬降卒,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糧草問題迅速凸顯出來,為了支撐他自己繼續行軍,關羽奪取了湘關的米,也因此讓孫權有了出兵的理由,畢竟在此之前,關羽曾與魯肅單刀赴會,雙方以湘江為界限,湘關屬桂陽,長沙以南,湘江以東,是當時和談定義的東吳界。先渡江的是關羽軍,所以率先打破和談議約的,也是關羽軍。這個時候湘江畔應該屬於吳蜀兩國最敏感地帶,是碰不得的。關羽這一次越界,如果東吳沒有像樣的動作回應,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外交上,都是說不通的,所以孫權才會立即發動戰爭。
當時呂蒙從潯陽出發,他將精銳的士兵藏在船艙中,他自己裝作商人,沿江向江陵出發,就此瞞過了沿途的蜀漢將士而進入江陵。當時東吳將領潘璋率領大軍,成功勸降公安的傅士仁,傅士仁就隨著吳軍來到江陵城下,此時江陵內外都是東吳將士,糜芳在權衡利弊之後,投降了東吳。如此一來,關羽後方盡失去,所以關羽才會被東吳生擒,並在孫權的授意下慘遭殺害。孫權處死關羽,對他來說,是利大於弊嗎?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人認為孫權殺關羽是沒有氣概的表現,這是戰術上的成功,戰略上的失敗。但實際上,當時孫權要爭奪天下,除了意志,還需要看能力。而孫權很明白,當時東吳並沒有逐鹿中原的能力,畢竟東吳防守有餘,卻進攻不足,至少相比於其他兩家是處於劣勢的,如果繼續打下去,即便曹操被打垮,孫權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如此一來,東吳遲早要被消滅。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權自然要考慮東吳的存亡,而此時放在孫權面前的是一個天大的機會,只要他擊敗關羽,就能鞏固長江沿岸防線,讓割據的壁壘更為堅固,因此當時孫權對荊州是勢在必得的。畢竟選擇割據一方,必定要預防可能存在的威脅。
筆者認為,對於孫權而言,他自知沒有能力統一天下,於是他就成為一方諸侯,因此什麼事情對他最為有利,他就做什麼,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孫權的選擇是正確的,是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