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三讓徐州時已經多少歲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陶謙三讓徐州時已經多少歲了?

 陶謙三讓徐州時已經多少歲了?

陶謙三讓徐州時候,已經63歲了。公元194年,第三次讓徐州後陶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三讓徐州》根據《三國演義》第12回改編的歷史小故事。敘述三國時期,曹操圍攻徐州,徐州府君陶謙將劉、關、張三兄弟請來解圍,痛陳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惡行,並待為上賓,誠懇邀請劉備主持徐州政務,以表示自己對漢王朝的衷心。劉備表示心領,但他決不能接受這個請求,暫留小沛。無奈,陶謙苦苦哀求,關羽、張飛也幫助勸說,劉備這才勉強應允。隨後,陶謙病死,其子年幼,劉備掌管徐州。

歷史上陶謙並未三讓徐州,而是在臨死前才讓的。

《三國誌·先主傳》記載:「(陶)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主。」

劉備三讓徐州這件事既有史實,又有虛構。具體說,「讓徐州」是史實,而「三讓」則是虛構的。據《三國誌·先主傳》記載:「(陶)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主。」這說明,陶謙在臨死時的確曾安頓徐州官員將徐州後事交給劉備,也就是「讓」過徐州。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陶謙是在死的時候才「讓」的,準確地說這也不是「讓」,而是將徐州這個龐大的遺產交給劉備繼承了,如此而已。再要說到「三讓」,則完全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虛構的,歷史上陶謙並不曾「讓」過三次,只有一次而已;還有一情節史實與傳說也不一樣,就是陶謙「讓」徐州時劉備並不在場,陶謙並不是直接「讓」給劉備,而是陶謙先安頓他的下屬將徐州大業交給劉備,而後由這些官員將劉備「迎」來徐州的。

 陶謙三讓徐州的故事

編輯摘要 陶謙三讓徐州,這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國演義》裡的故事。陶謙,字恭祖,本是徐州太守,為人溫厚純篤,一心想交結曹操,只是沒有來由。曹操在兗州招賢納士,實力日漸強盛,威鎮山東。他派人去接隱居的父親來兗州相聚,曹家老小四十餘人,一起隨從而來。路經徐州,陶謙出境相迎,並大設筵宴,款待兩日。臨行還派部將張闓帶兵護送。哪知張闓等人為謀錢財,把曹家幾十人盡皆殺害,取了財物,往山中落草去了。曹操聞訊,哭倒在地,切齒發誓:「陶謙縱兵殺我父,此仇不共戴天!我要親率大軍,洗蕩徐州,報仇血恨!」隨起大兵殺奔徐州而來。陶謙勢單力薄,哪裡是曹操對手?他見曹操大軍所到之處,殺戮百姓,發掘墳墓,乃仰天慟哭,定要自縛往曹營,任其剖割,以救徐州百姓之命。謀士參謀糜竺極力勸阻,並獻計往北海太守孔融處求援。孔融見到糜竺,曉知來意,便約劉備三兄弟同往徐州救援。劉備和張飛先領兵來到徐州城下,殺散曹兵,衝入城內,與陶謙相見。陶謙見劉備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命糜竺取徐州大印,讓與劉備。劉備見狀愕然,陶謙道:「現在天下大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劉備起身說:「我來徐州相助是出於大義,您莫非懷疑我有吞併之心?」陶謙道:「此是老夫實情。」再三相讓,劉備哪裡肯受。糜竺上前說:「現兵臨城下,且商議退敵之策,徐州之事以後再說吧。」劉備當下寫信,勸曹操退兵。

正在這時,呂布在北方攻下曹操老巢兗州,曹操正要去救,就賣了個人情給劉備,即日拔寨退兵。曹兵退去。陶謙在城中設宴大會前來救援的將領。他請劉備坐在上席,然後拱手對眾人說道:「老夫年邁,二子不才,不堪重任。劉備是皇室後代,德廣才高,可坐領徐州。老夫情願乞閒養病。」劉備連忙起身道:「實在不敢擔當!這樣做,天下將以劉備為不義之人。」眾人都勸劉備接受下來,劉備只是不從。陶謙泣道:「君若捨我而去,我死不瞑目!」陶謙推讓再三,劉備堅執不受。陶謙只好說道:「此間近邑小沛,足可屯軍,請您暫時駐軍於此,以保徐州。」眾人皆勸。劉備當時也沒有固定地盤,就答應下來。

不久,陶謙病重,請劉備來徐州議事。劉備入內問安,陶謙說:「請玄德公來,不為別事,老夫病已危篤,朝夕難保,萬望明公以漢家城池、百姓為重,受領徐州大印,老夫死也瞑目了。」劉備只是推托,陶謙以手指心而死。陶謙死後,徐州的官員和軍民百姓捧著大印擁擠在府前哭拜:「劉使君若不領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劉備這才接受了徐州太守的大印。

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對陶謙三讓徐州一事是這樣描述的:卻說陶謙在徐州,時年已六十三歲,忽然染病,看看沉重,請糜竺。陳登議事。竺曰:「曹兵之去,止為呂布襲兗州故也。今因歲荒罷兵,來春又必至矣。府君兩番欲讓位於劉玄德,時府君尚強健,故玄德不肯受;今病已沉重,正可就此而與之,玄德不肯辭矣。」謙大喜,使人來小沛:請劉玄德商議軍務。玄德引關、張帶數十騎到徐州,陶謙教請入臥內。玄德問安畢,謙曰:「請玄德公來,不為別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篤,朝夕難保;萬望明公可憐漢家城池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玄德曰:「君有二子,何不傳之?」謙曰:「長子商,次子應,其才皆不堪任。老夫死後,猶望明公教誨,切勿令掌州事。」玄德曰:「備一身安能當此大任?」謙曰:「某舉一人,可為公輔:系北海人,姓孫,名乾,字公祐。此人可使為從事。」又謂糜竺曰:「劉公當世人傑,汝當善事之。」玄德終是推托,陶謙以手指心而死。眾軍舉哀畢,即捧牌印交送玄德。玄德固辭。次日,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曰:「劉使君若不領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關、張二公亦再三相勸。玄德乃許權領徐州事;使孫乾。糜竺為輔,陳登為幕官;盡取小沛軍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喪事。玄德與大小軍士,盡皆掛孝,大設祭奠祭畢,葬於黃河之原。將陶謙遺表,申奏朝廷。操在鄄城,知陶謙已死,劉玄德領徐州牧,大怒曰:「我仇未報,汝不費半箭之功,坐得徐州!吾必先殺劉備,後戮謙屍,以雪先君之怨!」即傳號令,剋日起兵去打徐州。荀彧入諫曰:「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終濟大業。明公本首事兗州,且河。濟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關中。河內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寇之,是無兗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歸乎?今陶謙雖死,已有劉備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備,必助備死戰。明公棄兗州而取徐州,是棄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願熟思之。」操曰:「今歲荒乏糧,軍士坐守於此,終非良策。」彧曰:「不如東略陳地,使軍就食汝南。穎川。黃巾餘黨何儀。黃劭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糧食。此等賊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糧,以養三軍,朝廷喜,百姓悅,乃順天之事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