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曹操,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跡。
公元208年,曹操起兵號稱八十萬(實際二十萬),親自南征,準備一舉平定江東,與五萬孫劉聯軍會戰於赤壁,最終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曹操遭遇一場恥辱慘敗,史稱「赤壁之戰」。
公元213年,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再一次親自南征孫權,在濡須口與孫權7萬兵馬相持月餘,由於水戰失利加上春雨瓢潑、江水上漲,曹操見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
公元217年,曹操再次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曹操同意,並允諾重新結為姻親,《晉書》云「既而從討孫權,破之。軍還,權遣使乞降。」
劉備有一統天下志向,孫權有一統天下之夢,曹操更有一統天下的執行力。但三國之中,劉備才是最弱的一個,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曹操應該先平定劉備、其次平定孫權才對,為何卻一根筋的總是南征東吳?
魏國、東吳、蜀國,三國孰強孰弱,通過史書記載的人口數據可見一斑。
1,三國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墾田面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文獻通考·卷十》:魏武據中原,劉備割巴蜀,孫權盡有江東之地,三國鼎立,戰爭不息,魏氏戶663423戶,人口443萬人。現代學者考證認為,考慮未納入的屯戶、兵戶、吏戶、隱戶、佃客、部曲等人群,則魏國境內約有1300萬人。
曹操第一謀臣荀彧,在曹操很弱小的時候,就提出「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戰略,其實就包括重視耕種。在劉備浪跡天涯、諸侯亂戰之際,曹操就開始推出屯田制了,組織流民耕種官田,增強了曹操實力。
2,漢末天下大亂,雖然沒有波及江南,但漢朝的江南,大城市只有吳、山陰等少數幾個,人口也比較稀少。東吳立國之後,大力招撫北方南遷的百姓,以及強制原來住在皖、贛、浙、閩山區的山越人民出山務農和當兵,經過60年沒有戰爭破壞,直到東吳滅亡,孫吳在籍人口有256.2萬人,現代學者考證認為加上沒有統計的人口,東吳應該當時有人口550萬。
3,劉備佔據的主要是荊州與益州,公元221年時蜀國在籍戶口分別為20萬戶與90萬人,經諸葛亮等治蜀,至蜀亡時(263年)共有108.2萬人,其中戶數28萬、民數94萬、帶甲將士10.2萬、官吏4萬。現代學者考證認為,蜀國滅亡時大約有400萬。
通過三國人口簡單對比可見,曹魏一家獨大,東吳其次,蜀國最弱。既然蜀國「弱不禁風」,東吳不僅實力相對強大,而且還有強大水軍,為何曹操卻不是先打蜀國,而是一直南征東吳呢?筆者認為,這其中既有曹操戰略誤判,也有客觀情況,讓曹操不得不率先南征東吳。
公元198年,呂布再次反叛朝廷與袁術結盟,擊敗劉備,並俘虜劉備妻子,走投無路的劉備敗投曹操。曹操對劉備非常好,「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還對劉備說了一句話:「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這一橋段改編為煮酒論英雄。
公元213年,曹操南征東吳,與孫權在濡須口相持一月有餘。孫權用水軍包圍曹軍,抓獲三千餘人,淹死的曹軍也有幾千人。後來孫權幾度挑戰,曹操堅守不出。於是,孫權親自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營,曹操判斷認為:「這一定是孫權想要親自見識我的軍隊。」命令嚴整軍隊,弓弩不得妄發。孫權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歡快的樂曲。曹操遠遠地看見舟船軍隊仍然嚴明整肅,不禁脫口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可見,即便赤壁之敗在前,曹操也沒有認為孫權如何了不起,直到213年時才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曹操還是把孫權放在晚輩的位置上,而不是平輩位置。相反,曹操一直把劉備當成平輩,而且是與他一樣的英雄。
因此,曹操先打孫權的第一個原因,與他對劉備、孫權的認知有關:孫權年少無知更容易打,劉備老奸巨猾不好打。
曹操一直南征東吳的第二個原因,與赤壁之戰有關。
《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是劉備與孫權的智慧結晶,靠智謀與實力擊敗了曹操,但真實歷史上,曹操失敗其實有著諸多客觀原因,所以曹操認為是非戰之罪。
《三國誌·曹操傳》:「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疫情影響之下,曹軍死傷慘重,而且戰鬥力急速下滑。
《三國誌·孫權傳》記載:「又今盛寒,馬無稿草......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饑疫,死者大半」。可見戰馬沒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飢餓與瘟疫是困擾曹軍的兩大難題,這樣的部隊即使數量多也很難取勝。
因此,赤壁之敗讓曹操一直耿耿於懷,認為只要克服這一些客觀問題,必定就能平定東吳,因此才有後來兩次南征。除此之外,曹操一生征戰多年,儘管有過戰敗,但赤壁之戰最慘,所以曹操還有報復或挽回顏面的心思。
曹操一直南征東吳的第三個原因,與三國地理環境有關。
魏國佔據北方,東吳割據江東,蜀國偏居荊益,這三國之中,最是易守難攻的不是東吳,而是蜀國。尤其益州的主要部分四川,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以劉備的意志和智慧,曹操想攻破益州防線,基本上不可能。
漢中是蜀國戰略屏障,劉備第一謀士參謀法正評價是「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但在217年之前,漢中屬於張魯,而不是屬於曹操,所以曹操不可能從漢中進攻劉備。
至於荊州防線,劉備派遣虎將關羽鎮守,又佔據地利,曹操自認很難討到便宜。
總之,荊州、益州地形過於險峻,讓曹操望而卻步,但相比蜀國,應對東吳相對容易,只要順利過河渡江,曹操自信就能打敗東吳。
曹操一直南征東吳的第四個原因,與劉備窮兵黷武有關。
根據史書記載,劉備一共還不到100萬在冊人口,但兵力卻超過10萬,估計除了春秋戰國時代之外,任何時代都沒有這麼高的兵民比了,典型的窮兵黷武。10萬戰兵,加上四萬官員(蜀國滅亡時),至少需要50萬成年人才能養活,扣除蜀國老弱病殘幼,蜀國在冊成年人幾乎都為戰爭服務。
因此,劉備猶如一個瘋狂的賭徒,而且還佔有險峻地形,又是老奸巨猾、老謀深算,各種因素疊加之下,蜀國就猶如一個銅豌豆,難以下口,遠不如東吳好吃,於是曹操只能首先選擇先打東吳。
相比較而言,東吳就比較理性了,在冊260餘萬人口,卻只有10餘萬兵力。與瘋子打,還是與正常人打?
曹操去世之後,曹丕繼續執行先平東吳戰略,222年、 224年、225年三征東吳,不是戰敗就是無功而返。曹睿繼位之後,於228年三路攻吳,雙方爆發石亭之戰,結果魏國大敗,讓曹魏在此後24年之內沒有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吳行動。孫權去世之後,252年魏國再一次攻吳,結果又一次慘敗。總之,在統一天下的戰略中,至少到252年之前,魏國戰略一直是先打東吳。
或許,魏國南征東吳敗的次數多了,終於恍然大悟,於是在263年轉移戰略,結果第一次大規模征討蜀國,就滅掉了這一顆「銅豌豆」。
筆者認為,曹操去世之後,魏國繼續一直執行先平東吳戰略,也與諸葛亮不斷北伐的戰略有關,即「以攻代守」,逼得魏國不得不防禦蜀國進攻,進而讓魏國把進攻目標放在東吳身上,由此可見諸葛亮不愧是眼光超前的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