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周瑜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說起周瑜大家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周瑜他的才智和計謀在三國時期,幾乎可以和諸葛亮媲美。那麼那麼周瑜當年沒死的話,天下會是東吳的嗎?我覺得如果當年周瑜沒有死的話,天下很有可能會是東吳的。
(周瑜)
一、 周瑜非常有智謀
在當時三國鼎立的時候,東吳就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如果再招到像周瑜這樣多智多謀的軍師,那麼東吳一定更加強盛。當然在三國的時候,有很多有勇有謀的智者,比如說孫權。很多人擁戴孫權,大家都認為孫權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軍師,但其實周瑜他的名聲比孫權還要更有威望一些。
(周瑜和小喬)
如果周瑜不比孫權早死,孫權很有可能會被周瑜壓制住。提起周瑜,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周瑜在當年是一個何等風姿的英雄,可惜他和諸葛亮生於同一個時代。
二、 周瑜較之諸葛亮
儘管周瑜的才謀之略不輸於別人,但是相比於諸葛亮還是略輸一籌。有很多人設想如果周瑜不死,他很有可能會吞併益州和曹操二分天下。通過幾次類似於赤壁之戰這樣的勝戰,很有可能周瑜離天下統一也不遠了。
當年周瑜在佔領臨江之後,他其實是有兩個計劃用於攻蜀,然而其中一個計劃因為劉備並沒有支持,所以周瑜無法實施,第二個計劃是因為周瑜離世來不及實施,可以說是比較遺憾的。因為周瑜生於亂世之中他的才智卻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真讓人感到遺憾。經過赤壁之戰後,周瑜的名聲大振,很多人都知道周瑜這個名字。
因此在當時如果周瑜再打下益州聲望就會更大。周瑜他自己就是出生於江南大世家族,相比於孫權,周瑜家世更加雄厚有資本。而且後來的孫權也是依靠周瑜的才能才會打下幾個戰役,贏得人們的威望。
有很多人說在三國這個亂世中會有很多人才輩出,有才華之輩都有想逐鹿中原的雄心。東吳雖然有很出眾的防禦能力,但他的進攻能力卻並不出眾。這就造就了東吳,除了偷襲荊州和東林之戰後,對於曹魏和蜀漢的進攻戰爭中很少會有勝利。尤其是當年孫權對於東吳易守難攻這樣的局勢倍感無奈。
那為什麼東吳會出現一守難攻的局面呢?其實原因有以下兩點就是江東,本地士族不配合。在當時占中難免需要犧牲一些家族的人,不願意自己的族人白白犧牲,所以他們並不配合孫權的一些政策。這樣的一盤散沙,如何能夠有效地抵禦外來敵人呢?
其次就是江東的可利用土地並沒有那麼多,儘管東吳擁有200多萬人口,但是大部分人都生活在長江邊緣,在沿長江以北的地區,全都屬於待開發區,並沒有什麼參考,或者是實用價值。
這樣的情況就會造成,如果孫權和他國開戰,很有可能會出現糧食,
或者是軍用物品供應不足的情況。因此這些從側面可以推斷,周瑜作為四大都督之首,無論是水戰還是陸戰,他都能很好的利用局勢,反敗為勝。但是如果想要統一天下,東吳不僅僅需要有更多的有勇有謀的智者,還需要有強盛的國力和軍事物品。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三國那個時代,一個人無論多麼優秀,如果他沒有夯實的資本和強盛的兵力很難可以統一三國。畢竟一個人的能力無論多麼大也是有限的,所以說周瑜想要統一三國還是需要更多的外來力量。
三、 你喜歡三國哪些人物
對於三國的人物,我其實非常欣賞諸葛亮和曹操。
提起諸葛亮我首先就會想三國非常有名的戰役空城計,在當時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殘的百姓,還有諸葛亮以及一些傭人。城外卻有司馬懿帶領著軍隊即將攻城,當時的局勢非常嚴峻。很多人會認為諸葛亮必死無疑,但是諸葛亮最終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費一兵一卒成功逃脫。
這場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空城計,被稱作是傷亡最少的一場戰役。諸葛亮之所以可以不浪費一兵一卒就可以退敵,是因為他對於司馬懿的為人瞭解非常透徹。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諸葛亮正是因為知道司馬懿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所以才會通過一些表面現象去迷惑司馬懿讓他退戰。
除此之外,我還喜歡諸葛亮是因為:我認為諸葛亮是一個忠於君主,不被繁華所迷惑的智者。有時候我特別喜歡曹操說的一句話:寧願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世人都說曹操是一個大奸臣,儘管他擁有高智商卻不被百姓愛戴。
客觀來說,我個人還是比較欣賞曹操的,可能曹操的為人確實有些狡詐,不講道義,但是如果你看到曹曹操對於軍事的一些,佈局你會被他的才智所折服。
我想在三國鼎立的時候,曹操之所以失敗,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不受百姓愛戴,無法招募更多的有才能的人士。一個人的力量就算再強大,也比不過一群人的力量。俗話說得好: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我想曹操失敗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他沒有劉備那麼得人心。就像我國現在通過黨的領導,人民群眾為基礎走向富裕的時代。
自古以來我們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群眾的力量是多強大就不用多說了。
總結:
自古以來有多少英雄滿心壯志,最後卻死於他鄉。不是每一位有才能的人都可以盡情施展抱負,有的是人才一生鬱鬱寡歡。我希望大家可以爭做一個有才能的人,把自己的才華奉獻給社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社會的棟樑,我們要把復興國家當作己任。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個人才能,為祖國爭光,讓國家更加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