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來分析一下第一次北伐的形式。很多人都說第一次北伐是諸葛亮最容易成功的一次,因為「卒聞亮出,朝野恐懼」。其實關中一帶的空虛是不假的,但是如果說諸葛亮這一次是趁人不備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因為只要看一下張合援軍到來的速度就可以知道諸葛亮的時間並不充裕。而這一次的焦點之戰,就是在街亭。
而除了王平傳之外,幾乎沒有史料能表面是馬謖先到的街亭。所以事實應該是,馬謖的確先到街亭一點,但是時間很短,剛到街亭1-2天,張合的軍隊就已經到了街亭。所以從這裡不難看出,從諸葛亮聲東擊西引開曹真到馬謖與張合激戰街亭其實並沒有相差太長的時間,所以說諸葛亮趁人不備有充足的時間去攻下長安的說法絕對是錯誤的,因為雖然魏軍並沒有過多的駐紮在長安,但是魏國援軍的到來是極其迅速的。這一次戰爭對於諸葛亮來說形勢仍然是嚴峻的。
街亭的損失要略小於段谷。而對於段谷一戰的記載,魏國詔書是萬計,但是這明顯誇大。「數千」的記載則更為合理。那麼街亭戰爭的損失,如果小於或者等於段谷的話,應該也是「數千」。而通過比較一些傳記的記載,魏國的傳記通通都是大破之,沒什麼意義。而蜀國的傳記,後主傳一個說「不克」,一個是「被破」。不克只是說明沒有勝利的完成攻伐的任務,而被破則是具體到傷亡。即使兩個都略微有一些縮小損失,但是也可以說明街亭的損失並不大。這樣後主傳才可以以一個「不克」敷衍過去,而對於段谷,後主傳也只能直白的記載「被破」。再看馬謖和姜維的戰績記載,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姜維傳多了一個「死者甚重」,問題就出在這裡,士卒離散可以收復,但是死者甚眾不能復生。這是不是也說明段谷的損失要大於街亭呢?
所以通過比較兩次戰爭的記載,不難看出,街亭的損失是略小於段谷的,如果段谷的損失是「數千」,那麼街亭的損失應當也是「數千」。街亭之戰,其實根本就沒有兩方的主力交戰,只是馬謖和張合交戰,損失數千,然後諸葛亮的主力撤兵。街亭這一戰諸葛亮的主力並未與魏軍主力交戰,而總體的損失也並不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