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劉備有五虎上將伴隨身邊共同建立了蜀國勢力,他們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這五人當中關羽和張飛還是著名典故桃園三結義中與劉備拜把子的過命兄弟。在最早期陳壽所做的《三國演義中》僅是將這五人作一傳特寫過,經過漫長的歲月後世才有了五虎上將的概念。
汗馬功勞
這五人都為蜀漢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劉備獨子劉禪繼位後這五人或戰亡沙場或因病而死,蜀漢末期諸葛亮和費褘死後,朝中內政無人治理,姜維大舉北伐又大大消耗了人財物資,加之劉嬋寵信的宦官黃皓總攬朝政、操弄權威,相比逐漸強大的他國,蜀國實力真是大不如從前了,後世還有人這樣評價蜀漢末期:「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意為蜀國能征善戰的良將都已亡故,人才匱乏到只能推出年邁八十的廖化做先鋒,雖然本意是說明廖化能力出眾但也能看出蜀國當時的真實情況。
蜀國政權
但是蜀國真的連個年輕有能力的將領都沒有了嗎?以劉備他們那一輩的心思即使自己的兒子在不成器為了自己奮鬥多年的偉業不可能沒留一手。其實劉禪上位的四十年內還有十大良將,這十人便是魏延、鄧芝、馬忠、博僉、姜維、李嚴、張嶷、馬岱和張翼,這十人為蜀國政權的付出同樣功不可沒,在這裡我們可簡短介紹幾位。
蜀軍慘敗
劉備生前非常器重魏延,親封他為「鎮北將軍」,甚至派遣他前往鎮守漢中,可惜劉備過世後魏延的地位驟變,一是諸葛亮不再重用二是與楊儀的矛盾激化,兩人爭權魏延敗逃後被馬岱追斬。原是曹魏中郎將的姜維,北伐戰爭中向諸葛亮投降並得到重用,諸葛亮死後遵從諸葛亮的遺命多次發動了北伐戰爭,前前後後多達十一次北伐勝多敗少,但由於國力懸殊,曹魏的戰敗非但沒有對本國什麼實質性的影響,蜀國反而因接連戰事元氣大傷,後來又因劉禪輕信宦官黃皓沒有採用姜維的計策導致蜀軍慘敗。博僉是姜維手下一著名將領領,受蔣舒蒙騙戰死沙場。
曹魏所滅
鄧芝早年被劉備任用為廣漢太守,為官清廉嚴謹治理有方,後入朝為尚書。鄧芝曾出使吳國成功修復兩國關係,深得孫權欣賞,就連蜀漢末期孫權還多次聯絡鄧芝,贈以厚禮。雖然因各類因素蜀國最終被司馬家掌握的曹魏所滅,但是這並不能掩蓋這十大良將的出色能力和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