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蜀吳分天下,但是國與國之間力量懸殊。就綜合實力而言,蜀漢可以說是三個國家裡面實力最弱的一個,首先,國土面積小,其次,軍事力量也不見得強。在《三國演義》裡,「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是對蜀漢無人可用的最直接的描寫。
也許有人會反對以上說辭,理由就是,五虎上將之後,還有魏延、姜維等人。確實,魏延是歷史上明確記載的一員大將,至於姜維,雖然也是驍勇善戰之才,但大家不要忘了,姜維並不是真正的蜀漢本土人,而是曹魏降將。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蜀漢一國,到了後期不出大將著名將領呢?細細思量之下,原因其實讓人倍感唏噓。
蜀國無大將,首當其衝的原因就是戰爭導致武將大量流失。比如襄樊和夷陵兩場大戰,蜀漢失去大量文武將才,比如關羽、馮習、張南、劉寧等等,這些人才要麼戰死,要麼降魏。到了後期,雖然有年輕一輩成長起來了,但是相對前人來說,在才智謀略上遜色不少,不成大器,像諸葛瞻、黃崇等人。
原因之二,蜀漢地理位置的問題,這是客觀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在當時,蜀漢屢次被稱為是蠻荒之地,物質基礎差,文化底蘊也不好,人口較之其他兩個國家,也明顯要少很多。甚至於在蜀漢滅亡的時候,人口不到百萬。人口基數少,也就導致了人才少,大將著名將領更是少之又少。
原因之三,蜀漢著名將領本不少,但大多卻英年早逝。劉備入川前,根基在荊州,可呂蒙拿下荊州後,當地官兵很快被收編,關羽部隊幾乎不復存在。之後,張飛戰前遇刺,馬超黃忠病逝,黃權投降曹魏。至此,蜀漢早期精英已經所剩無幾了。
最後,劉備實力日漸壯大的時候,內部分化成四大派系:原從派系、荊州派系、東州派系和益州派系。但益州一派,一度遭到荊州派系打壓,所以這個派系的子弟很少願意為蜀漢出力,也有很多人才根本就無法被提拔起來,尤其是武將人才方面。
由此,蜀漢後期可用之人很少,諸葛亮縱有回天之力,也無法力挽狂瀾,蜀漢最終無可避免的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