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如此懷念郭嘉?郭嘉到底有多厲害?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在很多人心中,郭嘉才是三國第一軍師,如果不是郭嘉英年早逝,可能曹操會提前完成一統大業。古人對於郭嘉的評價也很高,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其中當然有巧合的點,但被人放在一起解讀也是頗有一番風味。曹操能夠順利統一北方,郭嘉功不可沒,他是曹操身邊不可或缺的一位能人。郭嘉不在後,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慘敗而歸,也讓他抱憾終身。
我想對於歷史比較瞭解的人,應該都不會對三國時期的郭嘉感到陌生吧,他自身擁有著極為出眾的才能,在三國時期任魏國的謀士參謀一職,雖然在正史當中他所擁有的戲份不多,但卻因為自身的才能出眾而飽受民眾的追捧與喜愛,甚至一些比較認可他的人還曾說過:如果他要是不死,後期就不會有諸葛亮表現的機會了,那麼他是否如同這些人所說的這麼出色呢?
郭嘉原本隸屬於袁紹的陣營當中,但是由於袁紹所做的一些事令他感到難以接受,便選擇離開了袁紹的陣營。剛好當時曹操手下的一名謀士參謀因為種種變故而離世,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便順勢加入了曹操的陣營當中,他共輔佐了曹操11年,在年僅38歲的時候便因身患重病、難以醫治而不幸離世了。
雖然很多人稱他是魏國才能最為出眾的謀士參謀,但是對於這段歷史有一定認知的人來說,他無論是在智謀方面還是在治理方面都沒有什麼卓越的成績。其實他最為擅長的是分析,換句話來說他對於人心的揣摩即巍峨透徹,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位優秀的心理學家,也正是在當時缺少擁有這番能力的人,所以他才會受到曹操如此的認可與重視。
曹操每次在做重要決策之前,都要先問及一下他的意見如何,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也會根據當時王朝所處的局勢做出相關的部署與準備工作,在與其餘實力進行對峙的時候,通常他也會以敵將的性格與當時所面臨的形勢而幫助曹操進行分析並決斷。
在是否將劉備所擊殺這件事情上,他也是以人心為出發點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在當時其他謀士參謀都建議將之擊殺,避免為了會出現種種變故,而他卻持相反意見,他認為如果將其擊殺,勢必會影響到曹操在民眾心中的印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最好不要採取如此的舉動。
謀士參謀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在一旁幫忙出主意的,而另一種便是在統治者處於決策之際,幫忙拍板拿主意的。在當時曹操手下的大多數謀士參謀都是屬於前者,也就是只能夠幫助曹操出一些注意,在遇到問題難以抉擇的時候,都是他幫忙確定。
我想看到這裡大家的心中都會出現些許疑惑,在很多相關歷史資料中都呈現:他並不是曹操的首選謀士參謀,那麼為何後世還會對他如此的稱讚與認可呢?我們上文中所提到的那一句話又是從何而來呢?其實這主要是因為他準確並且成功的預測到了孫策的死亡,以及對於公孫康的心理也進行了一定的分析。
乃至後期,曹操多次懷念並在眾人面前表示對他的認可與想念,才會在後世民眾的人中將他一點點神話,他確實也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一位認可,自身也擁有極為出眾的才能,但是在很多歷史文獻中都將他的能力過於神話,這是很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