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末三國時期那麼難統一天下?可能很多人會考慮人才問題。剛好三國出了曹操、劉備、孫權這樣胸懷天下的諸侯,同時也剛好出了司馬懿、諸葛亮、周瑜這樣智慧超群的謀士參謀,又剛好出了張遼、關羽、甘寧等萬人不敵的武將。這三國集團最後實現了勢均力敵,一時半會兒誰也拿下不下,所以最終出現了三國那樣僵持的局面。
這種說法當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樣解釋只說到了偶然性,沒有說到必定性。而且,連偶然性也是有問題的。為什麼呢?因為所謂「人才」,其實是個互相激發的過程。一個時代,各種人才都是差不多的。無論是主公還是謀士參謀還是大將,每個朝代都大致一樣,斷不會三國末期就特別均衡。
那麼,根本原因在哪裡呢?
我覺得這與古代士族階層的變遷情況有莫大的關係。在隋唐以前,中國社會一直是士族社會。一個家庭,一旦成為士族以後,一般都不會輕易敗落,就算改朝換代也是如此。比如殷商,在夏朝的時候,殷商就是一個部落首領。商朝滅亡後,殷商家族卻仍然存在,周朝的宋國就是原先的殷商。再比如西漢出現的蕭何,其蕭氏家族,到南北朝時期,都還非常堅挺,還建立了南齊。由此可見,士族在隋唐之前,力量有多強大。
為什麼士族家庭能夠一直長盛不衰呢?這與隋唐之前官員選拔制度有極大的關係。官員選拔制度,秦漢之前一直是世官制,漢朝之後是察舉制,三國之後是九品中正制。這些制度,保證了官員都在士族中選取。而官員的產生,又是確保士族繼續堅挺的重要力量,讓這個士族能夠綿延下去。
而隋唐之後,官員選拔制度變成了科舉考試。能夠讀書參加科舉考試的,雖然主要也是官宦人家,不過,畢竟有些商人家庭及富農家庭,也還可以產生官員。而原先的士族家庭,如果沒有人能夠科舉成功,就有可能衰敗。
《紅樓夢》中的賈府,從榮國公、寧國公開始,成為士族大家庭,但是後來卻一代代地衰落下去。按照曹雪芹的原意,這個大家族最後就會變成「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不過後來高鶚在續寫《紅樓夢》的時候,出現了賈蘭、賈桂科舉成功,得以復興家庭的「蘭桂齊芳」。如果沒有「蘭桂齊芳」,就絕對不會像隋唐之前的士族一樣堅挺下去了。
有了這個認識,我們就能理解三國時期,為什麼很難統一了。因為三國中的各個諸侯,本來都是士族,這些士族大家庭根深葉茂,強大無比,有著深厚的根基,其他別的士族,每一個士族,都會有一大批擁泵,別人很難把他們打下去,因此就很難實現統一。
其實,之前的社會,不只是三國時期,亂世都很難統一。比如春秋戰國,那也是亂世,其統一竟用了數百年的時間。南北朝,也用了數百年。
隋唐之後的亂世,則很少有這種亂世延續數百年的。唐末五代,只有半個世紀。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時間都非常短,就實現了統一。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觀點,他說,為什麼秦朝末年的亂世,很快就統一了呢?那不是亂世嗎?
其實,秦朝末年,恰恰是一個特例。由於秦始皇在滅六國的同時,消滅了一切士族,沒收了一切士族的特權,國家地方政體採用郡縣制。同時,秦朝新的士族又沒有形成,突然就滅國了。在這種情況下,相當於重新來了一次徹底的洗牌。秦末雖然六國紛紛宣佈獨立,但這些所謂的六國,已經完全沒有了根基,很快被消滅。漢初相當於重新開始。
不過,秦末也是隋唐之前歷史上唯一的一個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