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鎮守邊疆的人是誰 匈奴人為何沒有趁機入侵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亂世鎮守邊疆的人是誰 匈奴人為何沒有趁機入侵

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三國亂世和外族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從我國實行封建制度開始,抗擊匈奴就成了不少朝代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始皇帝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秦軍抗擊匈奴,為了保護邊境的安穩更是修建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秦朝的統治結束之後,到了西漢年代,一代「兵神」韓信被迫投降於匈奴,漢高祖劉邦便親率三十二萬大軍征討,可惜功虧一簣,被迫接受了所謂的「和親政策」,到了漢武帝年間經過了七十餘年的休整,集文帝、景帝兩代帝王積攢的財富,開始了遠征匈奴的滅世之戰。那麼漢武帝把匈奴消滅完了沒有?沒有。因為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還建立了前趙政權,那麼為什麼在三國混亂的年代,匈奴為何沒有乘機入侵,都是誰在鎮守邊疆呢?

董卓

說起董卓,那個胖乎乎的身形、囂張跋扈的性格可能浮現在腦海之中。在權傾朝野之時董卓也確實這樣的,董卓受召入京,關鍵是在鎮守邊疆之時顯示的出色的個人能力。那麼董卓有什麼能力呢?

董卓隴西人但在涼州長大,在東漢的西北部這裡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成年後的董卓也練得一身的武藝且力大無雙,就負責當地的治安。當時,時有匈奴經常騷擾邊境、搶掠百姓,董卓領兵斬殺匈奴千人;延熹九年(166年)鮮卑與羌人聯合對抗東漢,次年董卓領兵在尹端斬殺首領、俘虜近萬人。董卓自身的強大的歷程,也可以看為對抗外族史。才引起中央權貴的注意,但進入京城的董卓失去了原來的本性,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也為東漢邊疆的平安,做出過貢獻。

公孫瓚

公孫瓚別號「白馬將軍」,公孫瓚雖然出身於貴族,但因母親身份低微,只能從底層做起。而公孫瓚對待外族的恨好像與生俱來的,每次和外族作戰好似見到仇人一般。當時,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公孫瓚以三千鐵騎追殺,最終烏桓首領率眾歸降公孫瓚。從此烏桓不敢再進犯。

若在和平時期,公孫瓚會成為駐守邊關的著名將領。但捲入了三國這個混亂的浪潮之中,最後落得個引火自焚的下場。

曹魏

公孫瓚被袁紹擊敗之後,烏桓部落就投靠了勢力更為強大的袁紹,但官渡之戰後曹操又擊敗袁紹,曹操為了鞏固北方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開始了遠征烏桓。曹操在當地名士的引導下抄小路行軍,準備來個出其不意。但兩軍在白狼山是相遇。由於敵眾我寡曹操的士兵出現了慌亂,但張遼是雄心勃勃。曹操命張遼全權指揮這場戰爭張遼也不負厚望,張遼率軍突擊擊敗烏桓大軍,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降著二十餘萬人。

平定烏桓之後曹操也非常注重邊疆的佈防工作。命牽招出任雁門太守,主要負責牽制鮮卑族;而田豫主要的負責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騷亂,其能力比牽招更為突出。在魏明帝時期又出現了高句麗想入侵遼東,於是就派毌丘儉平定,這人也是個狠人,打得高句麗幾乎亡國。

蜀漢

蜀國所面對的外族主要就是羌族、蠻族。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原來就是西涼的首領,擁有很高的威望。因為羌族崇尚勇猛,馬超又有呂布之風采。以至於現在在許多羌人生活的地區,有供奉馬超為門神的習慣。說到蠻族就不得不提諸葛亮著名的「七擒孟獲」,當時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之後,沒多久就白帝城托孤,手下就有不少人叛變,與此同時南蠻首領孟獲也響應他們,諸葛亮也就開始了南征,五月渡瀘最終使孟獲心服口服。

東吳

東吳主要面對的外族主要是山越。東吳地處長江下游,一直的戰爭無法有效地補充兵員。於是東吳不是被動的防禦,而是主動地圍捕山越,山越民風彪悍,是打仗的好材料。丁奉、徐盛、呂蒙、陸遜等都曾參加過圍捕山越,用於對外的戰爭。所謂有壓迫就有反抗,在孫策去世之後,山越就發生了反抗,在大將賀齊是平定了。可能是壓迫不斷反抗不斷期間山越是不斷發生反抗,但一一都平定下來。

綜上所述,東漢末年雖然中原大亂,但那是漢族內部的事情。一旦有外族入侵的事情不管是何緣由都是一致對外,要麼就是打服要麼就是打怕。可惜的是三國歸晉之後,出現了「五胡亂華」。這不禁讓人想起,三國時期那些勇猛的將士。不知道晉朝若不一統三國,誰能一統天下,但肯定是沒有晉朝那麼混亂吧!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