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權傾一時的權臣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董卓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權傾一時的權臣的?

恰如其分地形容了東漢末年的天下大勢,風起雲湧,育出了不少英雄豪傑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東漢末年可謂是「大爭之世」。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有「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的司馬懿,還有閉月羞花的絕世大美人貂蟬。

這其中,董卓絕對是叫得出名號的人物。不過,董卓的故事卻多少令人唏噓不已。

01武藝超群,天賦異稟

董卓生於東漢末年,成年後出任隴西郡府的治安官。隴西一帶是漢朝的邊界地區,常常受到匈奴的騷擾甚至是進犯,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由於董卓從小勇武過人,涼州刺史聽說後就任命董卓為將軍,帶兵回擊匈奴人。

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董卓在這次武裝鬥爭中,表現非常棒,大敗匈奴,狠狠地打擊了匈奴人囂張的氣焰,董卓因此被推薦進入朝廷。

進入朝廷後的董卓一路扶搖直上,在漢朝無數次被周邊遊牧民族侵擾時挺身而出,成功挫敗了匈奴人、鮮卑人、羌人等到中原作亂的陰謀,保證了百姓生活的穩定。

董卓是習武、用武的奇才,智勇雙全。在數次的戰爭中,他多次大破敵軍、班師回朝,後位極人臣、封侯拜相、食邑千戶,可以說享受到了一個武將至高無上的榮耀。

董卓的前半生,在他軍事才華的就「加持下,幾乎一路順風順水。當然,這也為他的悲劇收場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02一朝得勢,權傾天下

早年的董卓絕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而是一個極有政治智慧的人。

董卓最開始採取的策略是「按兵不動」,等各方勢力都嶄露頭角之後再待價而沽。他一直在觀望局勢,終於找到機會,在皇帝被叛軍打退逃往北芒山後出面挑起「救駕」的大梁,成為了東漢末年的第一批手握重權的「弄潮兒」。

董卓當然不會滿足於此,很快他發現自己雖然是一人之下,但皇帝在朝廷中仍然有不小的權勢。因此,董卓就開始謀劃廢掉這個皇帝。

他一邊拉近與呂布的關係、認呂布為自己的義子,一邊卻吞併了他的軍隊,把這一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至此,董卓成為名副其實的朝廷第一人,權勢之盛可以想像。

董卓上位後,立即兼任了各方面的主事人之職,緊緊把握權力。為了使自己的權勢能更合法、更名正言順,董卓給自己加封了不少頭銜,例如曾經的衛青和霍去病才有的大司馬大將軍。他還自己的家眷,比如自己的母親、妹妹、女兒等人加封誥命夫人和公主。

董卓知道自己畢竟不擅長玩弄權術,便在天下廣招幕僚,將一大批能人志士攬入麾下。一時之間,董卓幾乎達到了人臣能達到的頂峰。

0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而,董卓在取得空前的權勢之後,逐漸迷失了自我,本就算不得溫良的性情變得更加暴戾。

董卓用捏造的罪名毒殺掉太后,又不允許將其下葬、入土為安。甚至緊接著又毒殺掉太后的母親,用殘忍的手法將其肢解,曝屍荒野。

董卓又借此機會剷除異己,在朝廷大開殺戒,凡是反對他的人一律被簡單粗暴地殺掉。董卓仗著自己無人敢言的權勢,在長安城無惡不作,燒殺搶掠淫「五毒俱全」。

然而,正如西漢著名政治家、史學家賈誼在評論秦二世而亡時所言:「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董卓的種種行徑很快引起了朝廷內外各方甚甚至於天下人的不滿,導致了全天下此起彼伏的討伐之聲。

尤其是他的義子呂布,在不堪忍受董卓對自己的各種羞辱之後,在皇帝的集會上為董卓擺了一道鴻門宴。

圖6

臨死前,董卓大喊「吾兒奉先何在」,想讓呂布救自己,卻在最後一刻才發現呂布就是那個設局並且親手殺掉自己的人。卻沒想到,在幾千年後的今天,這句話成為了年輕人的網絡流行語。

結語:

縱觀董卓的一生,他絕對是算得上是豪強,但一定稱不上豪傑、英雄。英雄不光是具有過人的本事,而是能造福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人。

董卓的下場可以說算得上是咎由自取。我們不禁試想,如果董卓把那麼貪戀權勢、不做那麼多令人不恥的行徑,他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更不能假設。如今幾千年過去,「大江東去浪淘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