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都已經開城投降了 作為兒子的劉諶為什麼還要以死殉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禪都已經開城投降了 作為兒子的劉諶為什麼還要以死殉國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劉諶殉國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63年,鄧艾偷渡陰平突然出現在江油,江油守軍馬邈投降。劉禪急忙派諸葛瞻鎮守綿竹。結果諸葛瞻兵敗綿竹,鄧艾大軍直達成都城下,後主劉禪接受譙周的建議投降鄧艾。劉禪決定投降的時候,他的兒子北地王劉諶則堅決反對。劉諶說:

「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劉諶的言語不可謂不豪爽。可惜劉禪投降之意已決,他拒絕了劉諶的建議。劉諶眼看國家即將滅亡,誓死不做亡國奴。劉諶跑到昭烈廟痛哭一場,殺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然後自殺。劉諶也成為劉氏子孫中,唯一一個以身殉國的宗室。

劉諶劇照

其實劉諶建議劉禪死守成都有一定可行性。鄧艾畢竟只是孤軍深入。只要成都能夠守得住,其他軍隊會陸陸續續前來前往勤王,姜維主力也可以分出一部分回援。即使最終免不了國家滅亡,起碼也讓後人看出他們的決心。劉諶寧死不降的品格,受到了後人的讚賞。相比較於他那個扶不起的老爸,劉諶的歷史評價要好很多。

劉禪劇照

陳世崇曾經評價道 :

孔明之子瞻、孫尚戰死,張飛之孫遵,趙雲次子廣亦戰死,北平王諶哭於昭烈廟,先殺妻子乃自殺,魏以蜀宮人賜將士,李昭儀不辱自殺。禪不特愧於將士,亦且愧於婦人矣。

鍾敬伯稱讚劉諶道:

北地王恥父之降,大哭祝廟,與妻子俱殺,曰:『羞見基業棄與他人』,劉諶不愧於其祖,劉禪有愧於其子矣。

毛宗崗評價道:

獨至後漢之亡,而劉禪雖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為漢朝生色。

劉諶劇照

劉諶以身殉國的壯志豪情固然應該受到後人和歷史尊重。劉諶如果出逃的話,他可以尋找姜維大軍。劉諶找到姜維大軍之後,姜維可以擁立劉諶為皇帝,效仿東晉和南宋重新建立政權。這樣說不定可以延續蜀漢政權。為什麼劉諶不選擇出逃呢?我覺得應該出於以下幾點因素考慮。

鄧艾三萬大軍已經將成都團團圍困,而且成都的兵力一定遠遠少於鄧艾軍隊。在劉禪已經決定投降的情況下,劉諶想突圍而走已經幾乎不可能。劉諶不能選擇突圍,則也很難逃走。當時鄧艾大軍已經在外圍設下包圍圈,劉諶想化妝出逃的可能性也不大。一般情況下兵荒馬亂的時候才容易趁亂出逃,當時成都並沒有打仗。正常情況下,鄧艾不可能讓成都城內的人隨便出去。 劉諶逃亡可能性太小。與其逃跑被擒,還不如英勇就義。

劉諶劇照

其實我倒覺得劉諶當時可能根本就沒有想逃亡的意思。劉諶在劉禪決定投降之後,還沒有正式投降的時候就選擇了自殺。說明劉諶當時的想法不是逃走另立政權,而是下定決心以身殉國。既然劉諶沒有出逃的想法自然就不會出逃,更不會去尋找姜維。否則他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逃亡,即使失敗也會盡力嘗試。

劉諶選擇就死而不是出逃的根本原因,應該在於劉諶心中的傳統觀念。在劉諶心中有強烈的君臣父子觀念。當時劉禪已經宣佈投降,劉諶做為劉禪的兒子和臣子只能選擇接受。在劉諶看來如果出逃投靠姜維是有違父命和皇命的行為。劉諶沒有選擇出逃,又不甘做亡國之君所以才會選擇自殺。當時不僅劉諶有這樣的觀念,包括姜維等人也有同樣的想法。劉禪投降之後,即使姜維還手握重兵,最後也選擇了放下武器。

姜維劇照

當時的情況也不允許姜維擁立劉諶稱帝。蜀漢的面積本來就不是很大,蜀漢的統治核心和基礎在成都平原附近。劉禪選擇投降之後成都平原基本上全部陷落,蜀漢的統治根基已經全無。蜀漢的另外一個基地漢中在此之前也已經陷落。此時蜀漢能支撐政權的地區基本上都已經陷落。即使姜維等人擁立劉諶稱帝,他們也沒有稱帝的經濟基礎。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失敗。

劉諶劇照

成都陷落之後,姜維的位置就顯得非常尷。如果成都不陷落的話,鄧艾的位置非常尷尬。姜維極有可能將鄧艾包餃子。成都陷落之後,姜維則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態。姜維軍隊的處境也非常危險!姜維極有可能被鍾會和鄧艾包餃子。成都陷落之後,姜維軍隊也失去了糧草軍械的支援,姜維僅依靠劍閣附近根本無法長久支撐,劉諶投靠姜維也沒有用。

綜合各方面原因,劉諶選擇了自殺而沒有選擇出逃。當然這些也只是依稀的推測。劉諶沒有選擇出逃的真實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