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果關羽和魏延互換位置的話 結局會不會兩全其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如果關羽和魏延互換位置的話 結局會不會兩全其美

還不知道:如果荊州由魏延鎮守會怎麼樣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魏延,一直被世人認為是蜀漢僅次於五虎上將的最強大將。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劉備攻下益州和漢中地之後,進位漢中王時,直接封他做了漢中太守。

漢中太守,意味著什麼?漢中,作為益州的門戶,絲毫不誇張地說,漢中穩固則益州穩固,漢中若失,則益州危矣,就如同牙齒和嘴唇之間的關係。對於蜀漢的都城成都來說,漢中就是最關鍵的屏障。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漢中太守這個位置,應該是劉備最為親近的大將張飛擔任。可是誰也沒想到,劉備竟然出人意料地把這個位置賜給了魏延,這足以看出劉備對魏延的信任和重視。

但是當時對蜀國來說,除了漢中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地方,就是荊州。而荊州的坐鎮大將是關羽。之後關羽兵出襄樊,卻不成想功虧一簣,最後大敗虧輸。導致荊州被東吳所得,自己也死於東吳大將潘璋手下。於是蜀國丟了荊州,只得做困於益州,難以向外發展。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也落得一個夷陵慘敗。反倒是魏延,坐鎮漢中,一直以來都安穩如故,從未有失。

那麼,如果讓魏延鎮守荊州,關羽去奪漢中,蜀漢的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

雖然這個想法很美妙,但是事實卻難以成行。而且其結果,恐怕還不如現在。

1,魏延的身份難以擔當如此重任

魏延,我們都知道他身上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他是降將。而降將一般來說都是難以在短時間得到信任,並被委以重任的。需要立下足夠的功勞之後,才能夠讓人稍加放心,不然很容易讓人懷疑其的忠誠度。

《三國演義》裡說魏延有反骨,就是說這個人不夠忠誠,很可能會造反。我們暫且不討論魏延到底是不是會造反,或者是是不是真有反骨這一說法,我們只說魏延的信任度問題。

在劉備西進益州,托於關羽鎮守荊州之時,魏延還只是一個剛剛投降過來的降將,不說是寸功未立,卻也相差無幾。這個時候他憑什麼擔當坐鎮荊州這樣的一個要職?先不說劉備和關羽肯不肯,就連劉備旗下的任何一位將領,恐怕都難以對其信服。

哪怕是在攻伐益州和漢中的戰役中,魏延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劉備進位漢中王時,也沒有人認為魏延有資格擔任漢中太守。其一就是因為其降將的身份,其二則是因為其功勞還不夠大,大家都認為能夠擔此重任的人只有張飛。最後是劉備力排眾議,才讓魏延當上了漢中太守這個位置。

而荊州牧,無論是官職還是權力,都遠遠大於漢中太守。幾乎和劉備這個蜀漢的皇帝齊平,連當個漢中太守都讓絕大部分人不服,更別說是荊州牧這個位置了。

2,魏延的威望無法和關羽相提並論

魏延投靠劉備時,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就和當時在討伐董卓時,關羽和張飛還是個馬弓手一樣,沒有人認可和相信他們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誰願意委他們以重任?實力足不足夠暫且不說,能不能讓手底下的人服眾都是一個問題。

而當時荊州情況複雜,不僅外有曹魏、東吳之禍,內部的權力結構也極其複雜。本地士族體系龐大,各地官員難以合理調配,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一位成名大將對其進行懾服,才能夠讓荊州安定。

而關羽不僅身為劉備最為親近的大將,還是漢室親封的漢壽亭侯,在地位上不次於那些官紳士族。他還是自呂布死後,當時數一數二的著名將領,不僅有斬顏良誅文丑之功,更有過五關斬六將之義,試問荊州有哪個不開眼的敢觸關羽的鬍鬚?

而魏延不一樣,在劉備打下益州之前,他都是只是一個偏將,最開始還是只是長沙城中的一個副將。這樣的身份如何能讓荊州那些本地豪強服氣?如何能讓那些官員士族安分?如果鎮壓不了,最後荊州亂了,後果不堪設想。

3,魏延的性格不大適合坐鎮荊州

魏延的性格一直以來都是擅守,從劉備派他駐守漢中就可以看出一二。而坐鎮荊州的人,則必須擅功,《隆中對》有言:「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攻打襄樊,威壓許褚,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些功績,當時的蜀漢集團,只有關羽一人有可能做到,魏延難以複製。

而一旦戰敗,關羽的結果擺在眼前,如果連這些都無法做到,必定死得更早,蜀漢的壽命也沒得更快。

此外,魏延和關羽一樣,還有點貪功冒進,甚至猶有過之。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之時,曾經提出過「子午谷奇謀」,以一萬奇兵,突出子午谷,直取長安。如此兵行險著,如若成,自然名垂青史;可如若敗,則全軍覆沒。

當時曹魏鎮守襄陽的大將曹仁,號稱是三國第一守將,心思縝密是出了名的,最擅長防守。魏延如此喜歡耍小聰明,在他的面前根本難以佔到便宜。關羽穩紮穩打尚且難以盡全功,可以想像,如果是魏延鎮守荊州,他的計謀勢必會被曹仁識破,最後全軍覆沒。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