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小名阿瞞,他爺爺曹騰為東漢末年的太監曹騰,家世也算顯赫。適逢天下大亂,曹操在眾多割據勢力中脫穎而出,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統一了了中國的北方,奠定了曹魏政權的基礎。
作為亂世之梟雄,雖然在《三國演義》被寫成「奸雄」,但這絲毫不影響曹操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客觀來說,曹操的綜合能力,堪稱三國中最強的,甚至沒有之一。他不僅文武雙全,還深具謀略,兼武將、文臣及謀士參謀的能力於一身,甩孫權及劉備好幾條街。
曹操深諳亂世生存法則,但也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董卓篡權後,身為漢室官員的曹操,對董卓恨之入骨,就借獻刀之名進行刺殺行動。刺殺董卓失敗後,途徑故人呂伯奢家,因多疑的性格,誤殺掉呂伯奢全家,還留下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
即使在曹操掌握大權後,這種多疑的性格並沒有消失,甚至更加的嚴重,幾乎不相信任何人。還曾為了防止身邊人行刺,假裝自己夢遊,然後殺掉身邊的侍從。對於親生兒子,曹操也不是完全信任,直至他去世,兒子曹丕在他面前一直唯唯諾諾,生怕被自己的老爸幹掉。
縱觀曹操的一生,只有一個人能讓他深信不疑,不僅對他相當器重,幾乎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甚至還曾準備在平定天下之後,把江山交給此人管理。如此深得曹操之心的人是誰呢?他就是被稱為「鬼才」的郭嘉。
郭嘉,字奉孝,本來是袁紹賬下的謀士參謀,卻因不被重用,看出了他不具備稱王稱霸的雄才,就在荀彧的推薦下,投靠了曹操。之後,曹操對郭嘉進行了嚴格的面試,兩人就天下大勢進行了促膝長談,曹操被他的才華所折服,並由衷地發出感歎:「能幫助我成就大業,非此人莫屬。」從此,郭嘉成為曹操最看重的謀士參謀,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不朽之功。
公元207年,在班師回朝的途中,郭嘉因水土不服,加上日夜操勞,最終一病不起,不久後病逝於途中,年僅37歲。郭嘉跟隨曹操11年,可謂是算無遺策,與他相比,諸葛亮都稍遜一籌,甚至還有人說「郭嘉不死,孔明不出」。
一生多疑的曹操,只對郭嘉一人完全信任,每次行軍作戰,他們二人的哦毒是坐一輛車,晚上睡在一起,這種待遇連兒子曹丕都沒有。奈何天妒英才,郭嘉的去世令曹操傷心欲絕,幾次哭暈在廁所。《三國演義》中,對郭嘉有這樣的評價:「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
更有人大膽假設,如果郭嘉再活十年,不會有赤壁之戰中曹操的慘敗,曹操也必將一統天下,也就沒有劉備和孫權的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