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魏延要留下來繼續同魏軍作戰,但是諸葛亮已經做好了部署,安排楊儀率領大軍撤回蜀國。魏延的主張得不到實行,憤然之下自己率領大軍先行出發,沿途燒燬依山而建的閣道,據守褒谷口,派兵迎擊楊儀。等楊儀的部隊趕來,以諸葛丞相的喪事責難他,結果是得不到眾人的擁護,部眾散盡,最後被馬岱所殺。死後,被滅三族。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滅族是大罪,只有叛國投敵或篡權謀逆才會受到這種極刑。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三國演義》把魏延說成是叛賊,還說他「腦後有反骨」,天生就是一個賊骨頭。當他拒楊儀不成時,曾經說過要投奔魏國。不僅如此,楊儀事後不如意,落魄時也說,若「全師投魏」,還會是這般寂寞潦倒嗎?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魏延和楊儀都有叛國投魏之心。只不過由於諸葛亮早就料到魏延會反叛,因此做了周密的安排,讓馬岱留在魏延身邊,還給了楊儀「精囊妙計」,當魏延真正造反時,馬岱將魏延斬於陣前。
諸葛亮臨終前做了撤兵部署,安排魏延斷後、魏延先於楊儀南歸,沿途燒燬閣道,褒谷口拒敵楊儀、魏延又的確是馬岱所殺、楊儀上書皇帝,魏延謀反,劉禪在成都也做出了應急部署、魏延死後被滅三族,這些史實和小說又是高度重合,這讓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魏延之死。由於《三國演義》讀者眾多,很多人只知道小說中的情節,不知道也不願意相信歷史上的真實,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真實的魏延之死呢?
說魏延投魏,無論是「斷定」也好,擔心也罷,其依據都是諸葛亮的臨終安排,即「魏延率軍斷後,姜維在魏延之前」。這種安排有「用、防」兩層用意,用魏延斷後,可以防止魏國軍隊趁機進攻,因為魏延能戰;防魏延,就是防止魏延襲擊楊儀,因為魏延與楊儀歷來不和,魏延奪了楊儀兵權,既可以報了宿怨,又可以掌管全軍留在魏國境內繼續作戰。只不過,諸葛亮去世前蜀軍是處於進攻狀態,又採取了「秘不發喪」措施,魏國軍隊並沒有來追,這「用」的一面也就被忽略了。由於後來發生的事情,這「防」的用意就明顯的顯示出來,這就是讓姜維處在魏延和楊儀之間。假如說諸葛亮斷定魏延會投魏,他應該是在臨終前解除魏延的兵權!哪有斷定人叛變投敵還會給人創造條件的?魏延如果真想投敵,他應該是先和司馬懿聯絡,然後是一道進攻蜀軍。假如是自己行事,將楊儀控制,也就是控制了整個蜀國軍隊,在這個時候,蜀國的軍事大權和大部分軍隊都掌握在他的手中,還有必要「投魏」嗎?所以,《三國誌》也用了不合常規的筆法寫了:魏延的本意不是向北投降魏國,而率軍南歸,只不過是驅除殺掉楊儀等。
諸葛亮安排好軍隊的撤退次序以後,還說了一句:「假如魏延不服從命令,則大軍就(不管魏延)自行出發。」這裡諸葛亮所料到的不是魏延會不會投敵,也不是魏延會不會叛亂,而是魏延服從不服從撤退的命令。這就是魏延所說:「丞相雖然去世了,還有我魏延在。丞相府中的親信官屬可以把丞相的靈柩護送回去,妥善安葬,我自當率領諸軍進擊賊寇,怎麼能以一個人的死亡而廢棄天下的大事呢?」這種安排,用意是什麼呢?就是防止魏延挾持全軍留在魏國境內繼續作戰。應該說,魏延和諸葛亮沒有對蜀國忠誠的對立,而是有著對魏國軍事戰略的分歧。諸葛亮是穩打穩扎,蠶食魏國土地進而消耗魏國國力,而魏延則是冒險突進,進行戰略決戰。本博有專門論述這方面的文章,在此不需多述。只是強調,諸葛亮的用意,即便是魏延不服從撤退命令,有了這種安排,魏延也會知難而退。試想,魏延一軍留在魏國境內,沒有側翼保護,沒有後勤供給,這仗還能打嗎?魏延是大將,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這絕對不是顧及到魏延要「投魏」才這樣安排,諸葛亮很清楚蜀國的家底,魏延手裡有軍隊,這些兵他捨不得也賠不起!相反,他知道魏延沒有了後盾,肯定會執行命令回到蜀國才這樣安排。如果讓魏延先行,魏延有可能擋住大軍不讓回來,留下來繼續作戰。這才是諸葛亮最擔心的,也是最不放心魏延的地方。
但是,令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魏延還是先一步向南走了。在魏延看來,諸葛亮死後,掌握蜀國軍隊的就應該是他魏延,沒想到諸葛亮卻把軍隊交給了楊儀。魏延想不通的是,他魏延竟然淪落到給楊儀當「斷後將軍」的地步!如果他僅僅不願意給楊儀當「斷後將軍」也就算了,但他還做了兩件蠢事:燒燬依山而建的閣道、據守褒谷口對陣楊儀。魏延這樣做儘管是對著楊儀來的,但實際上已經起到了亂軍的效應。假如魏延的目的得逞,蜀國損失的難道僅僅是一個楊儀嗎?幸好「楊儀等鑿山通路,晝夜不停,緊隨在魏延軍後」,沒有造成危局,否則,楊儀所率領的軍隊,兵士在魏國境內逃散了會是一個怎樣的局面?所以,無論是魏延所率領的軍隊逃散,還是擋住了楊儀所率領的軍隊回歸,都是不可饒恕的罪行。也就是說,不僅僅叛國、謀逆是重罪,亂軍同樣是重罪,再換句話說,叛亂是罪,作亂也是罪!儘管魏延針對的只是楊儀一人,但他對蜀國造成的危害卻是巨大的。這種因個人私慾而拿國家軍隊當籌碼的行為,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容忍的,何況是在有人告發魏延造反的情況下。
憑魏延的軍事才能,楊儀應該不是他的對手,可他為什麼會被楊儀所殺呢?這就是魏延政治上的不足。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只把競爭對手的注意力放在了楊儀身上,而沒有看到家裡還有一個在皇帝身邊的、代替諸葛亮行使行政權力的蔣琬;二是沒有把諸葛丞相的去世當作要務處理,因為諸葛亮實際上掌管著蜀國的最高權力,為丞相治喪才是最緊要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魏延軍和楊儀所率領的大軍對陣時,將軍何平(王平)說了一句話,魏延的部眾就逃散了。何平說:「諸葛丞相剛剛去世,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就敢這樣!」何平這時還不是大將,軍事能力應該也不如魏延,但他抓住了事情的要害,當下的蜀國,處理丞相後事是當務之急,而不是洩私憤爭官位。這就是魏延政治上不足應付的代價吧!
魏延軍事能力出眾,為蜀漢國立有大功,既沒有投降魏國的跡象,也沒有謀逆的苗頭,僅僅是和楊儀爭權就被滅三族,這刑罰是不是有點兒太重?用我們現代的觀念和標準來看待此事,的確如此。但社會是個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人的認識也有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就像我們今天不但廢除了這種株連刑法,還要逐步廢除死刑,只是我們不能用今天的標準來定性古人的是非。魏延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這在當時來說是蜀國一個天大的事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幾乎可以和諸葛亮去世相並列。前方軍隊相互攻擊,京城守衛部隊調動出征,這是蜀國一個大的危局。在蜀國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事件,難道就不應該有人為此負責嗎?所以,魏延的死以及被滅族,就是為自己的行為和這次事件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