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備真的是借了荊州,並且一直不還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歷史上劉備真的是借了荊州,並且一直不還呢?

赤壁之戰後,劉備無處棲身,孫權出於好意把荊州暫借給劉備。劉備從此把荊州據為己有,任憑孫權百般討要卻不肯歸還。孫劉兩家最終因荊州問題翻臉成仇,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隨著《三國演義》的傳播,劉備借荊州不肯歸還之事,使得他成了一個古代老賴形象,跳進黃河洗不清。天下人都知道劉備做人恩將仇報無底線,把孫權的好心當成驢肝肺,為了得天下搶地盤不擇手段,使得他的形象在世人心目中大打折扣。但歷史真相卻並非如此。

此事首先要從荊州說起。荊州,是戰國秦漢以來的國家行政區劃之一,與豫州、青州、揚州、兗州、梁州、雍州、冀州、徐州合稱為''九州''。三國時的荊州並非是指一座城,而是一個地區,由占武陵、零陵、桂陽、長沙、江夏、襄陽、南陽等幾個郡組成,漢末三國時期荊州下轄郡數目曾發生多次變化,從七個到十二個不等,《三國演義》籠統稱之為''荊襄九郡''。

漢末三國初期,荊州最初當然屬於漢朝朝廷所有。三國初期,荊州牧劉表佔據了此地,在此苦心經營多年,割據一方,事實上成為荊州的第二任主人。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後揮師南下,劉表此時已病死,他兒子劉琮主持荊州大舉。劉琮是個十足的廢物,就此歸降曹操,荊州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接下來曹操頭腦發熱,發動赤壁之戰,想要一統江東。孫權和劉備在走投無路的絕境中背水一戰,與曹軍展開殊死搏殺。最終意外地逆轉戰局,以弱勝強,擊敗了曹操。曹操勢力範圍被迫向北方收縮,退出荊州。

劉備和孫權都是赤壁之戰中的勝利者,作為孫劉聯盟的雙方,對無主之地荊州顯然都擁有獲取權。但戰前雙方並未就荊州歸屬問題有過協議,因此對荊州歸屬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雙方在荊州問題上都有自己的優勢。

劉備的優勢在於,早先他曾是劉表親手指定的荊州新主。《魏書》記載,劉表垂危之際,自知兒子們不成器,於是對劉備說:''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但劉備不肯接受,怕落下不義之名,堅決未接受。劉表是漢朝之後公認的荊州的實際主人,他的遺言,是劉備擁有荊州的最有力證明。

孫權一方的優勢在於,曹操北撤後,荊州的重鎮南郡還在曹軍大將曹仁控制之下,周瑜帶領一路人馬,經過一年苦戰,方才佔有南郡。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攻克南郡之戰並非周瑜一人功勞,《吳錄》記載,劉備和張飛都參加了此戰,劉備還獻上妙:''使張益德將千人隨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為從夏水入截仁後,仁聞吾入必走''。更何況,荊州的其他幾個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都是劉備打下來的。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劉備也不理虧。

赤壁之戰後,劉表的長子劉琦尚在,劉備顧全大局,建議仍然讓劉表的後人劉琦擔任荊州刺史。劉琦不久後病死,''琦死,群下推劉備為荊州牧'',荊州士民主動推戴劉備為荊州之主,因此劉備獲取荊州,並非借之於孫權之手,他完全有這個資格佔領荊州,問心無愧。

由上可知,荊州問題完全是孫權在無理取鬧,劉備佔有荊州也曾付出巨大犧牲和努力,並非依靠孫權的恩賜。反而是孫權出爾反爾,反覆無常,最初想讓劉備鎮守荊州,替他看大門,充當防禦曹操的第一道防線,形勢穩定後又懊悔,怕蜀國據有荊州會對他造成威脅,才一再向劉備索要荊州。劉備拒絕歸還荊州,毫無理虧之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