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劉璋邀請劉備入川真的是為了對付張魯?真相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歷史上劉璋邀請劉備入川真的是為了對付張魯?真相是什麼

公元211年,十二月。隨著關中順利被曹操收入囊中,蜀地成為了大家最想奪得的一塊地盤。三國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建安十六年(211年),為了對付張魯,益州牧劉璋派法正率部隊迎接劉備。劉備從江陵率軍趕到涪城,劉璋率領步、騎兵三萬多人,車駕幔帳,光耀奪目,前往與劉備相會;劉備所率將士依次前迎,大家歡聚宴飲百餘日。劉璋以大批物資供助劉備,讓他去討伐張魯,然後兩人告別。到了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進駐葭萌。張松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把張松的圖謀稟告了劉璋。

在得知了劉備的野心和圖謀之後,益州牧劉璋將張松收捕處死,下令所有關隘的守衛部隊封鎖道路。在此基礎上,劉璋和劉備這兩位漢室後裔,正式在東漢末年展開了一場正面的較量。結果,歷經數年激戰,劉備終於擊敗了劉璋,鳩佔巢穴,奪取了益州之地,最終建立了蜀漢。那麼,問題來了,益州兵精糧足,易守難攻,為何劉璋還要請劉備入川對抗張魯?

首先,在很多人看來,益州牧劉璋之所以引狼入室,邀請劉備入川,直接原因就是借助於劉備的力量來對付漢中張魯。不過,在整體實力上,劉璋擁有益州這一州之地,麾下兵馬不下10萬,還擁有易守難攻的山川之險。因此,即便劉璋拿不下張魯,也不用擔心張魯威脅到益州。進一步來說,即便曹操攻佔了漢中,一時半會也很難攻入到益州之地。

在此基礎上,很多人難以理解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對抗張魯的行為。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劉璋邀請劉備入川,不僅是為了對付漢中張魯,乃至於應付之後曹操的威脅,也即劉備進入到益州之地後,還可以起到平衡益州各方勢力的作用。對於劉璋來說,雖然坐擁益州之地,手下兵馬不下10萬,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將士都會劉璋忠心耿耿。特別是益州本地的士族,更是對劉焉、劉璋父子頗有怨言,這直接威脅到了劉璋在益州的位置。

《三國誌·卷三十二·蜀書一·劉二牧傳第一》裴松之註:荊州別駕劉闔,璋將沈彌、婁發、甘寧反,擊璋不勝,走入荊州。璋使趙韙進攻荊州,屯朐忍。

劉焉死後,益州官吏趙韙等希望利用劉璋溫仁,於是上書推舉他繼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詔為益州牧,因此,劉璋之所以能成為益州牧,來自於益州官吏趙韙等人的擁立。在即位之後,劉璋任命趙韙為征束中郎將。將領沈彌、婁發、甘寧起事反對劉璋,被趙韙打敗後奔荊州。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劉璋剛剛即位,就遭到了甘寧等將領的反叛,這無疑體現出劉璋對於益州缺乏掌控。甚至可以說不少益州文臣武將中,並不認可劉璋在益州的地位。

到了建安五年(200年),益州官吏趙韙在實力壯大之後,選擇發動叛亂,蜀地多處響應。當然,在這場叛亂中,幸得劉焉之前收容荊州、三輔流民建立的「東州兵」拚力死戰,才平息了叛亂,最終殺趙韙於江州。

在趙韙發動叛亂時,獲得了不少益州本地士族的響應。當然,比較幸運的是,劉焉一手組建的東州兵立功,幫助劉璋平定了叛亂。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劉璋和益州本地士族之間的對立。至於李嚴、法正等東州派,實際也對劉璋頗有怨言,這是因為劉璋性格上比較闇弱。在此背景下,劉璋在益州的地位,實際上是岌岌可危的。所以,非常明顯的是,在這個時候引入劉備這一勢力,促使益州內部形成益州本地、東州派、劉備三大勢力鼎足而立的格局,反而有助於維護劉璋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劉備實際上已經在荊州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官渡之戰期間,劉備投靠荊州牧劉表,被後者收留。彼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導致劉表的部分手下已經有歸順的想法。於是,劉表引入劉備這一勢力,從而抑制想要投靠曹操的勢力。從最終的結果來看,至少在劉表去世之前,劉備確實起到了相對應的作用。

最後,對於劉璋來說,引入劉備這一勢力之後,理論上不用擔心劉備勢力的壯大,因為有益州本地士族和東州派的制衡。同樣的道理,劉備的到來,也可以遏制益州本地士族和東州派,比如再遇到益州本地士族反叛的時候,完全可以借助於劉備的力量來平定,畢竟劉備當時文有諸葛亮、龐統等謀士參謀,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所以,劉備的到來,甚至可以威懾到蠢蠢欲動的益州本地士族。當然,益州牧劉璋最終的如意算盤最終落空了,雖然在益州之戰中,益州本地士族提前倒戈的情況不多,但是,法正、李嚴、孟達等東州派,卻選擇了背叛劉璋,投靠劉備。

因為自身勢力的背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劉備和劉璋之間的實力差距,也即如果沒有這些背叛的話,劉備確實無法在益州的土地上擊敗劉璋。此外,在劉備和劉璋交戰的時候,漢中張魯幾乎沒有派兵干涉,這說明張魯對於益州的威脅是相對較低,也即劉璋之所以邀請劉備入川,主要原因應該不是對付張魯,而是保持益州各方勢力的平衡。進一步來說,如果劉備最終沒有和劉璋決裂的話,那麼後者可以操作的空間將明顯增大,從而更好地坐穩益州牧的寶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