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曹植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206年8月,年僅十五歲的曹植第一次隨父親東征,不久後,他回到鄴城,再度隨父親征討柳城。等到公元208年時,十七歲的曹植又隨著曹操一同南征劉表至新野,並在之後與孫劉聯軍,決戰於赤壁,不難看出,曹操有意在軍事上培養曹植。公元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台完工,於是曹操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眾人之中,唯獨只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他還是第一個交卷的人,其文曰《登台賦》。從此曹操對曹植寄予厚望,以為曹植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不得不說,曹植才思敏捷,幾乎出口成章,這讓曹操十分的欣喜,可以說,在這段時間裡,曹操幾乎已經有了讓曹植做他自己繼承人的想法。
然而在公元214年,曹植改封臨淄侯後,他與自己的親兄弟曹丕開始了世子之爭。雖然曹丕深得曹操喜愛,但他才子氣息太重,常常任性而為,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而且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做出幾件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甚至於在曹操外出期間,曹植藉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可以說,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知道此事後,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從此加重對諸侯的法規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最終敗給了自己的兄長。曹植明明深得曹操喜愛,為何還會夜闖司馬門?他不想成為繼承人?
事實上,從曹植的詩文中不難看出,他本就是一個有政治理想的人,相比之下,曹丕反而還會寄情於種植、下棋和打獵等俗事上。而且支持曹植的楊修和丁儀等人在做破壞曹丕繼承世子之位的事情時,曹植明明知曉,也沒有絲毫阻攔,可見曹植自己是有心奪取世子之位。
在曹丕稱帝后,曹植「發服悲哭」「怨激而哭」,這自然不是在痛苦漢室的滅亡,在這個時候,他也許就是在哭自己沒能坐到曹丕現在坐的那個位置上吧。
筆者認為,對於曹植而言,他自己是有機會坐上曹丕坐的那個位置,只不過曹植的才子氣息太過濃厚,做事的時候講究放浪形骸,因此即便他有一定的優勢,也逐漸被他自己給消耗殆盡,這才有了後來的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