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三國第一武將」,正式成型於《三國演義》,曾經的說書人更是把「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夏九姜維」的排名傳播得家喻戶曉。
至於這個名聲是怎麼來的,我們首先得說清楚:史書裡的呂布是怎樣的?
呂布的初始形象與《三國演義》的描述確有一定相似性,尤其《三國誌》作者陳壽更是評價他「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並將此視為他敗亡的原因。
然而,史書裡的種種記載,卻未必都符合這一評價,描畫的呂布也不像《三國演義》那麼簡單化。
在武力方面,呂布堪稱驍勇,《三國誌》說他「以驍武給并州」「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更令人稱奇的是「轅門射戟」實有其事,呂布憑此消除了袁術大將紀靈與劉備間的戰端。
然而,呂布也並非無敵,除了「轅門射戟」這一典故,其他那些關於他武勇的描述基本屬於邊地武將標配,董卓也「膂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呂布同鄉張楊也「以武勇給并州」。更重要的是他還有數次被擊敗的記錄,孫堅就兩次打敗他,其中第二次更是孫堅軍進了洛陽城門,與呂布短兵相接,使之破走;《三國誌·武帝紀》裡還記載了他被一名不見經傳的「縣人李進」所破的事跡。
另外,儘管陳壽評價呂布無略,《後漢書》裡陳登也說他「勇而無謀」,但呂布有謀略的事跡卻也不少。如他看穿袁紹派人暗殺他的意圖,使人「鼓箏於帳中」,自己金蟬脫殼。在《三國誌·王允傳》裡,知道殺死董卓後應取其聚斂安撫部眾的也是他。而之所以會有「轅門射戟」,也是呂布本人意識到劉備被袁術消滅後的局勢將不利於己。
而且,呂布在丁原帳下任主簿,屬於筆桿子角色,這一特長也被他用在了後來的政治生涯中。東海蕭建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呂布寫信給他道:
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
先說明自己純為匡扶漢室,作為西北人也並不想在東南割據,再提出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最後以「君亦非(守住莒城的)田單」暗示武力威脅。把外交辭令運用得非常巧妙,也取得了應有的效果:信件一出,蕭建即送禮交好。
最後,關於呂布的最終敗亡,《三國演義》與正史記載有重大出入:呂布並非為叛變部將所擒,而是主動投降,且據《後漢書》記載,有為保全下屬,令左右取其首級獻給曹操的舉動,左右不忍心,才直接向曹軍投降。
總的來說,史書裡的呂布有符合「有勇無謀、見利忘義」的一面,也有閃現智謀與人格的一面。但出處有一定規律,表現武勇和見利忘義的材料,《三國誌》與《後漢書》中都可見到;而突出其人格的描述,就主要是在《後漢書》裡,《三國誌》中幾乎沒有;那些表現呂布智謀的事跡,則是裴松之引《英雄記》才讓今人得見。
這種史料互相矛盾,同見於正史的情況並不罕見。呂布兩番「轉會」,都手刃前任主公,儘管為他所殺之丁原、董卓都是虎狼之輩,也還是犯了當時最大的政治正確。陳壽在對他的評價後面加一句「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有明顯的道德勸喻意味,對中國古代史家而言,為這樣的目的選取材料本身也是正當的。
此後文人圍繞呂布的評價與創作,很少脫離過陳壽搭好的框架。宋元話本流行,諸如呂布為赤兔馬殺丁原、為貂蟬殺董卓以及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等虛構故事也都被創作出來,人格一再被貶低的同時,武力也不斷增強,他的武器也被換成唐代以後才有使用且難度極大的畫戟。
不過,呂布正式登上「第一武將」寶座還是在《三國演義》成書之時,原因倒也十分簡單:《三國演義》的寫作年代,「三英戰呂布」這樣的故事已被話本傳播得家喻戶曉,絕不可棄;然而它的主要褒揚對像卻是劉關張,其中關羽更是武藝與忠義的結合體。
要想兼顧這兩點,那就有必要把呂布的武藝拔高到出神入化,正如毛宗崗所論:「寫呂布聲勢、愈襯劉、關、張聲勢。」為此,《三國演義》特別原創了曹軍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員著名將領合力才將呂布擊退的橋段,紀靈更是被他「一把扯回,如提童稚」,如此,才可以保留「三英戰呂布」,又不至於貶低了劉關張三人的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