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魏書十荀攸傳》中寫到「公達前後凡畫十二奇策」,「十二奇策」可以說是荀攸這一人物最大的亮點之一,只不過遺憾的是,史書記載「唯(鍾)繇知之。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以盡聞也。」那麼,是否真正存在「十二奇策」。
我們從《荀攸傳》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還是這一句話:「繇撰集未就,會薨,故世不得以盡聞也。」「不得盡聞」這一句話寫得頗有味道,關鍵在於這個「盡」字,也就是說,荀攸的「十二奇策」有部分還是保存流傳下來並為同僚所知的。可是,又有一個新的疑問,那就是保存下來的「十二奇策」有哪些內容?筆者認為,這就必須從《三國誌》的零星記載中去尋找,同時,也是接下來要談的問題,如果「十二奇策」存在,那麼,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筆者翻閱了《武帝紀》和《荀攸傳》,針對荀攸的生平,進行大膽猜想,根據荀攸的早年經歷和之後在曹魏陣營中的位置,「十二奇策」不會是關於政治方面的經驗和方略,而應該主要是關於曹魏軍事方面的思想和總結。《荀攸傳》中荀攸的身份十分明確——「謀主」,即陣前軍事顧問,也就是總參謀長。史載曹操上書朝廷稱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往,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此外,《三國誌》相關普遍記載荀攸也多是以為軍師、謀主的身份出現。直到較為後期才轉為軍中典選、刑獄和監軍等,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荀攸晚年雖然退居了早年的前線劃策,但是基本上還是和軍事有關。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荀攸的大半時間是跟軍事息息相關的,因此,所謂「十二奇策」應當也是關於軍事方面的一些思想和總結。
我們閱讀《荀攸傳》可以找到一些具體的實例,如攻打呂布時,利用沂水和泗水進行水攻,這是孫子十三篇中火攻篇的一種化用,即利用自然力量打擊敵人。還有關於官渡之戰斬顏良、文醜的策略,分別體現了聲東擊西、以逸待勞的軍事思想。由此,我可以更加肯定,「十二奇策」是關於曹魏早期軍事思想和策略的總結。根據荀攸晚年的職務,筆者猜想「十二奇策」也許也包含了相關軍隊建設方面和軍中實務的內容。
《荀攸傳》的記錄是由於鍾繇未能夠及時整理而導致了「十二奇策」的未傳。裴松之在作註解的時候否認了這一觀點,認為,荀攸死後十六年,鍾繇才去世,時間如此之長,不可能完成不了整理。筆者是認同裴松之的這個觀點的。因此,「十二奇策」要么子虛烏有,要麼就是另有原因。前面分析了,通過史料的記載和人物生平,「十二奇策」應該卻有其事,那麼,也就是剩下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十二奇策」的未傳另有原因。那麼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這和荀攸的性格有關,我們可以看史料的記載:
第一,這和荀攸歷經了東漢後期政局的大變革加之其個性生來就沉穩、低調,對於所謀劃和總結的相關軍事理論和思想並沒有想要積極主動去宣揚。
《荀攸傳》載荀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弟子莫知其所言。」這就可以看出,荀攸的個性深沉,對於當時複雜的環境,他普遍採取的是一種默默合作的態度,因此對於自己的貢獻他沒有刻意去強調。此外,在經歷了自己叔父荀彧的死後(兩者之死相差僅2年),荀攸作為荀氏宗族亦會更加謹慎。我想,「十二奇策」未傳在這一點上大概體現出來的是荀攸關於自身和荀氏宗族保全的角度。
第二,荀攸對於軍事和天下的趨勢有過思考。
我個人認為,在經歷了東漢後期政治大變革和連年征伐之後,荀攸雖然對於軍事理論和治軍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但是,大概意識到了兵者不詳,希望能夠通過其他的方式來使整個天下歸於統一,故而未將自己關於軍事方面的理論和謀略流傳下來。「十二奇策」未傳在這一點體現出來的則是荀攸對於天下大勢的一種理性思考。
由此,筆者認為「十二奇策」不傳,一則是鍾繇並不完全知道「十二奇策」所有的內容,二則是荀攸授意鍾繇不要將「十二奇策」傳下來。
第一是曹操注孫子和「十二奇策」。眾所周知,曹操也留下了自己關於軍事理論的著作,那就是曹操注孫子十三篇,有的地方也稱所謂《孟德新書》。這裡,筆者不由把「十二奇策」與曹操注孫子聯繫到了一起,通過閱讀《武帝紀》和《荀攸傳》,可以大膽猜想,「十二奇策」和曹操注孫子是否存在聯繫,亦或是存在交集。因為無論是「十二奇策」還是注孫子,都是關於軍事思想和謀略的總結,這二者不謀而合,是否荀攸的「十二奇策」被曹操採納和借鑒故而有了所謂的《孟德新書》,筆者覺得這十分值得玩味。
第二是「十二奇策」是曹魏軍事思想的代表和合集。曹操早期的謀臣眾多,在陣前效命的除了荀攸著名的還有郭嘉等,我猜想,所謂「十二奇策」,雖然主體是荀攸,但是,是否還參雜了其他謀士參謀的軍事策略和思想,甚至於曹操本人的軍事思想和謀略。如果真是如此,以荀攸的個性是不會將這樣集團的智慧列為自己的貢獻而後傳的,這種假設是說得通的。由於荀攸是曹魏早期的參謀總長,貢獻最多,因此將「十二奇策」劃入他的傳下,也未嘗不可。或者說「十二奇策」是荀攸挑頭來進行謀劃的,屬於集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