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參謀有賈詡、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法正、沮授等等;但是有一人卻經常被世人所忽略,其實論謀略,此人絲毫不弱於龐統和法正(諸葛亮其實更擅長主政),但卻被悲憤中的劉備所拋棄,無可奈何之下投降了曹魏,此人就是黃權了。
黃權與法正、張松一樣,原本都是益州牧劉璋麾下大臣,其中張松官至別駕從事,法正官至軍議校尉,黃權官至主簿;其實就地位來說,張松和黃權都算是當時益州權力金字塔最頂尖的存在了,無論是別駕從事還是主簿,至少都是劉璋的親信了,法正就算了,邊緣化人物。
但張松還不滿足,他認為劉璋闇弱,在他手下不足以發揮自己的才能,經常歎息。後來更是直接準備投靠曹操,在不被禮遇後又轉投劉備,最終和法正定計迎劉備入川。有人想賣主公博富貴,當然也有人反對了,沒錯,黃權就是最堅定的反對者之一,公元211年,益州別駕張松建議劉璋迎接左將軍劉備入蜀,協助討伐割據漢中的張魯。
黃權勸諫說:「左將軍(指劉備)有驍勇聲名,現在請他來蜀,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則不能滿足他的心願;想以賓客之禮對待他,則一國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人(劉備)有泰山般的安穩,那主人(劉璋)就會有累卵之危。如今盡可以守緊邊境,以待時局的穩定。」劉璋不聽,派謀士參謀法正去迎接劉備,而將黃權外放為廣漢縣長。
公元212年,劉備與劉璋反目,舉兵進攻益州,派諸將分別攻下益州郡縣。各郡縣大都望風歸順,只有黃權閉城堅守。等到劉璋投降後,才向劉備歸順,劉備封黃權為偏將軍。其實對於這樣的臣子,誰都喜歡,不僅有能力,而且不會輕易投降出賣自己,哪怕在自己遇到困境的時候。
公元215年,曹操舉兵南征張魯,張魯敗逃巴中,黃權向劉備進言:「如果失去漢中,則三巴之地就會受到威脅,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臂膀。」於是劉備以黃權為護軍,率領諸將進入巴中。但張魯已經回到南鄭,投降曹操。其後,劉備擊破巴郡賨人首領杜濩、巴郡七姓夷王樸胡,發動漢中之戰,攻殺曹操帳下著名將領夏侯淵,佔領漢中。
人們只知道攻取漢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謀略,卻不知道這些計謀都是黃權首先替劉備想出來的。在劉備自稱漢中王、領益州牧後,任命黃權為治中從事,黃權以自己的行動向劉備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劉備也毫不吝嗇,抬手就讓黃權再次進入權力的最核心層次,牛人,在哪裡都會發光。
可惜,劉備內心仍然沒把黃權當做心腹,至少和法正是不能比的;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集結全國精銳,向東討伐吳國,給二弟關羽報仇及收回荊州;黃權勸諫說:「吳人驃悍善戰,而我軍又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為臣乞請您讓我為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後面坐鎮。」
可惜,此時的劉備因為打敗曹操而變得有些剛愎自用,加上仇恨沖昏了頭腦,認為黃權這是有意在阻攔自己,於是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任他為鎮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結果眾所周知,劉備敗了,不僅將蜀漢的精銳葬送一空,自己也因為心力交瘁病逝於白帝城。
劉備撤退後,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黃權軍隊無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領部下投降於魏國。有關部門依照法規,上報要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而黃權也是個牛人,在曹魏一樣混得風生水起。
曹丕在幾次試探黃權後,終於對黃權放心了,後來,黃權領益州刺史,遷進河南。司馬懿十分器重他,問黃權:「蜀中像您這樣的人有多少?」黃權笑著回答:「沒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馬懿在給諸葛亮的書信中說:「黃公衡是個爽快人,經常從坐位上起身,讚歎著談論你,這種談論總不離口。」
公元239年,黃權升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始於黃權;而一直被大眾所喜愛的徐庶在曹魏當了個什麼官呢?也不過是右中郎將、御史中丞,諸葛亮北伐時還因此感歎是不是曹魏人才太多了?但是黃權以事實告訴了諸葛亮,曹魏是人才多,但是真正的牛人,在哪裡都依然牛!如果劉備能稍微珍惜下黃權,或許三國歷史的走向又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