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招為什麼不受劉備待見?原因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牽招為什麼不受劉備待見?原因是什麼

牽招為什麼不受劉備待見?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隨著東漢末年烽煙四起,中國歷史進入到最精彩的三國時代,此時中華大地上,實際有魏、蜀、吳三家分而治之。其中曹操和孫權都是官宦子弟,唯有蜀漢皇帝劉備,是個不折不扣的草根階級,雖然劉備為了增強自己的的號召力,多次聲稱自己是西漢中山靖王之後,但卻始終是口說無憑,就連後世史學家也對此深表懷疑,認為劉備就是無任何身份地位的草根平民。

而在《三國誌》中,劉備從小就生活在極為貧困的家中,為了混口飯吃,不得不以編草鞋為生。好在劉備母親深謀遠慮,為了讓劉備將來過上不同的生活,省吃儉用的供劉備15歲出門拜師學藝。作為東漢末年的大學士,盧植在當時極具盛名,門下有很多像劉備一般的青年學子,而劉備作為寒門子弟,不僅有頭腦,同時也極為稍長結交好友,與很多同門學子成為摯友,史書中這樣描述劉備:好結交豪傑'年少爭附之。在劉備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種青年才俊,這其中就有三國著名人物公孫瓚、劉德然等。

而在《初學記》中,劉備當時有一位同學名叫牽招,兩人同時河北老鄉,兩人初識時可謂是相見恨晚,並以此結交為"刎頸之交",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兩人分離之後,牽招繼續跟隨一名大儒深造學習,而在董卓之亂中,這位大儒慘遭遇害,牽招在冒著生命危險按照恩師後,回到老家繼續以種地為生。

隨著東漢局勢越加混亂,劉備奮而棄筆從戎,逐漸拉起了自己的隊伍,最終發展成一個小軍閥,一直在河北境內活動。並在自己急需人才之際,關羽、張飛、趙雲紛紛投在劉備麾下,成為劉備勢力的得力干將。但不知為何,卻對同在河北的"刎頸之交"牽招視而不見始,終未將其收入麾下為己所用,而這就在不久的將來,證明了是劉備用人上的一大失誤。

由於始終未受到劉備召見,牽招最終輾轉來到了袁紹軍中,並稱為袁紹麾下的從事,而也就是在這一時候,牽招的才略以及軍事天賦,才開始逐漸凸顯出來。在牽招曾多次向袁紹獻計,但始終得不到袁紹重視,並且由於牽招直率的性格,很快便得罪了袁紹手下戰將——高幹,高幹曾怒不可解的要殺牽招洩憤,而牽招則為了保命,不得不再次亡命江湖。

而就在牽招無處可去時,卻被曹操一眼相中。當曹操聽聞牽招的名聲之後,立馬將其招入麾下為己所用,而牽招也成為曹操手下的一員得力將領。曹操在平定北方戰亂時,牽招時常跟隨在左右,並追隨曹操參加了針對袁潭、袁尚的殲滅戰中,並在平定烏桓的戰役中,充分展露出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並以此深得曹操器重。

而在北魏的北部邊界上,存在這一直極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就是鮮卑遊牧民族。作為鮮卑的統帥——步度根,多次率軍南下侵犯魏國邊境,給魏國的邊疆造成了很大的軍事壓力,由於當時曹操正在集中全力攻打劉孫聯盟,一時難以顧暇北部邊境,於是便將抵禦鮮卑的重任,寄托在牽招一人身上。

曹操先後任命牽招為右中郎將以及雁門太守,將這個抵禦鮮卑南犯的重任交於牽招一人之手。面對鮮卑遊牧部族的強大軍力,牽招並未急於與之決戰,而是修整城防、擴充軍械,不僅增設了堡壘和哨所,同時也大量招收流民開墾、養馬,並未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力、戰馬和糧草,經過牽招的一番部署之後,魏國北方邊境的軍容立刻煥然一新,整個軍事實力猛增了一大截。

除了整備軍事以外,牽招還動用合縱連橫,通過"構間離散"的方法,分化瓦解鮮卑部族的內部關係,使得鮮卑兩大首領步度根、軻北能內鬥不止,使得鮮卑勢力受到嚴重削弱。而賊心不死的軻北能為了報復魏國,竟率大軍貿然侵犯魏國邊境,而牽招在組織兵力之後,在雲中郡一句擊垮軻北大軍,並斬殺軻北能親弟苴羅侯,使得軻北能至此龜縮一處不敢再犯。

在牽招的管理之下,魏國邊疆的軍事部署越加成熟,並出現了"夷虜大小,莫不歸心"的局面,魏國北部邊疆越加固若金湯一生無人能夠撼動。曹操南下統一天下,牽招則為其穩固後方,兩人可為實現相得益彰,而牽招也因此成為威震三國的著著名將領領。甚至,有一次孫權要侵犯魏國時,在得知曹操要將牽招調往南方後,竟直接退守江東不敢應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