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董卓有什麼恩怨?為什麼後來會和董卓一樣挾天子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與董卓有什麼恩怨?為什麼後來會和董卓一樣挾天子呢?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操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是為漢少帝。在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殺害後,董卓趁機率軍進入洛陽,執掌朝政,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劉協。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逃出京師洛陽(今洛陽東)。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以此組織聯軍來討伐董卓。當然,後者選擇挾持漢獻帝劉協,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對此,關東聯軍懼怕董卓精銳的涼州軍的戰力,無人敢向關西推進,只要曹操率軍追擊,這更加體現出曹操對於董卓的痛恨。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當初那麼痛恨董卓,為何後來卻和董卓一樣挾持天子呢?

首先,對於董卓挾持天子,篡奪東漢王朝大權,表明其心中早已沒有了漢室。不過,對於曹操來說,一開始還是心懷漢室的,這從其積極討伐董卓等行為都可以看得出來。但是,人是會隨著環境而改變的。當曹操意識到漢室已經人心不附的時候,他的心態無疑在發生變化。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漢獻帝劉協。不久之後,漢獻帝劉協封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庚申,遷都許縣。

自此之後,曹操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位。劉協賜曹操節鉞,標誌著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時代的開始。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曹操和呂布等諸侯,在割據一方的過程中,曹操逐漸意識到,漢室已經約束不了天下了,自己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只能和這些諸侯兵戎相見。

當然,為了更好的逐鹿中原,曹操選擇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方式,也即此時的曹操,不是因為忠於漢室才迎奉天子,而是因為漢獻帝劉協有利用價值,才去迎奉他的,這是曹操對於漢室心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僭位於壽春,建號仲氏。在漢獻帝依然存在的背景下,袁術居然敢僭越稱帝,這也說明天下群雄已經逐漸不把漢室當回事了。

當然,對於曹操來說,也在不斷架空漢獻帝劉協,讓劉協成為一個傀儡皇帝。建安五年(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不過,因為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而這,說明曹操和漢獻帝劉協之間的矛盾,已經徹底激化了。

對此,擺在曹操面前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將大權還給漢獻帝劉協,自己安心做東漢王朝的忠臣,另一條路就是繼續篡權,並掃清一切威脅曹氏的力量。很顯然,曹操選擇了第二條道路。究其原因,是因為選擇第一條道路的話,或許可以留下漢室忠臣的名聲,不過,漢獻帝劉協能否放過曹操一家,則要打一個問號。

基於此,曹操已經無法回頭了,曾經,他非常痛恨篡權的董卓,如今,他也和董卓一樣挾持和架空天子了。建安十七年(212年),漢獻帝劉協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此時,曹操已經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韓遂、馬超等眾多諸侯。也即此時東漢王朝的江山,基本上都是曹操南征北戰打下來的,他又怎麼可能將這片江山交給漢獻帝劉協呢?

最後,公元213年,漢獻帝劉協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對此,在筆者看來,建立魏國這一封國,並在魏國設立群臣,已經是在為篡漢自立做好鋪墊了。如果是董卓走到了這一步,應該已經迫使漢獻帝劉協退位,並登基稱帝了。當然,曹操和董卓還是不同的,也即前者還是在乎自己的名聲,更對東漢王朝存在一定感情了。

想當年,意氣風發的曹操屢次上書漢靈帝,針砭時弊,言辭懇切,希望頹廢的漢室可以恢復生機。雖然歷經數十年的時間,曹操已經成為一代梟雄了,但是,從心裡上來看,曹操還是不願意由自己來篡漢自立,登基稱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劉協冊封曹操為魏王。在距離天子只要一步之遙的時候,曹操停止了腳步,正所謂:「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總的來說,在執掌大權,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曹操顯然放棄了匡扶漢室的目標,改為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曹魏,再由曹魏來一統天下。只是,後一個目標沒有實現,不然曹操的歷史評價無疑會更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