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殺之後 為什麼孫權會向曹操稱臣甚至勸曹操稱帝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關羽被殺之後 為什麼孫權會向曹操稱臣甚至勸曹操稱帝呢

還不知道:關羽被殺之後為什麼孫權要勸曹操稱帝呢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東漢末年,孫權在擒殺關羽、並奪取荊州之後,孫劉聯盟從此不復存在。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孫權不得不向曹操示好,他遣使入貢,不僅向曹操稱臣,併力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大魏皇帝。

曹操看完東吳使者帶來的勸進書後,又將來書遍示內外群臣,並笑著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魏略》)

翻譯一下,曹操說的意思是:孫權這個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爐火上烤著吧。

曹操手下的群臣也乘機勸曹操廢漢獻帝劉協而稱帝代之。但是,曹操自己還不想廢獻帝自立,他說了一句:「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魏氏春秋》)

問題來了,和曹操鬥了一輩子的孫權為什麼要在此時勸曹操稱帝?而曹操卻又為什麼不乘機答應稱帝呢?

孫權為何勸曹操稱帝?

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容易回答,此時的孫權力勸曹操稱帝,實際上也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的,因為,他認為這樣做一來可以獲取曹操的信任,緩和與曹魏的矛盾,從而不會因為殺掉關羽後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同時,假如曹操果真答應廢漢獻帝劉協稱帝,那些對大漢王朝還忠心耿耿的擁漢派恐怕就會跳出來反對,從而使曹操陷入內亂,無暇染指東吳。

曹操為何不乘機稱帝?

曹操雖然此時已經步入暮年之際,但是,他並沒有像歷史上那些帝王、君主出現晚年昏庸的現象,六十多歲的曹操還有著一顆清醒的頭腦,他很容易地看穿了孫權的意圖,因而不肯輕易上當。

曹操不是一個只圖虛名的人,此時的他其實已經和漢天子沒什麼兩樣了,來看看曹操從魏公到魏王都有什麼待遇就明白了。

建安十九年(214年),漢獻帝劉協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並把冀州的河東、魏郡等10郡賜給曹操,作為獨屬自己的封地。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漢獻帝劉協又封曹操為魏王,成為非劉姓的異姓王,權勢越來越大。曹操當丞相的時候,還屬於皇帝的臣僚,而成為魏公、魏王的時候,已經是可以自立門戶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漢獻帝劉協又下詔,賜予曹操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曹操外出時,排場可以和皇帝一樣,有著同樣的儀仗隊、鑾駕。

漢獻帝劉協還詔令曹操可以頭戴懸垂有12根玉串的王冠,本來全國只有一頂這樣的王冠(皇帝本人),現在成了全國有兩頂同樣的王冠。

曹操乘坐的車駕也變成了專門的金銀車,也是由六匹馬拉著,這也是只有天子才能擁有的特權。

曹操的這一切特權,都已經是和漢朝的皇帝一樣了,唯一的區別只在於沒有一個皇帝的帝號而已。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此時的曹操已經六十多歲,在那個年代已經算稀少的了,他的有生之年也沒多少日子了。

因而,即使曹操廢掉漢獻帝劉協,自己也沒幾天皇帝可當了,還不如當個「周文王」留下一個好名聲,然後讓兒子曹丕去當個「周武王」,達到曹魏代漢而立。

還有一個原因,此時的局勢還是三國鼎立,曹操在沒有統一天下的情況下,輕易地代漢自立,那麼自然也就承認了東吳的孫權、蜀漢的劉備兩個獨立政權稱帝的合法性,這多少也有點替他人作嫁衣裳的意思,自己努力了這麼多年,倒是順便成全了這兩個小子。

曹操不稱帝也許還有別的原因,歡迎讀者一起留言討論分析。

本文參考自:《曹操·我這一輩子》、《中國歷史探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