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殺後呂蒙也離去死亡 呂蒙的死因到底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關羽被殺後呂蒙也離去死亡 呂蒙的死因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都不知道呂蒙之死,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賞識。呂蒙當初名震天下,呂蒙最後卻死的不明不白的,呂蒙的死到底是什麼樣的?真的是天妒英才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一場影響深遠的小規模局部戰役——荊州之戰爆發。此戰過後,蜀漢政權擁有的南郡、公安與零陵,盡數成為東吳領土。而伴隨著蜀國第一大將關羽的隕落,東吳第三任大都督呂蒙也自此名震天下。呂蒙拿下荊州,實現東吳政權「全拒長江」戰略,這確為不世之功績。只惋惜天妒英才,就在關羽遇害後的不久,呂蒙也離奇去世,如彗星般一閃而逝。

關於呂蒙死因,歷來說法不一。《三國演義》則認為呂蒙是被關羽附身而死,這顯然是無稽之談。而拋開玄幻色彩,則有一部分讀者認為:呂蒙功高蓋主,為孫權忌憚,故而被後者暗害致死。電視劇新版《三國》便基本採用了這一說法。對此,筆者提出兩點質疑:

其一,孫權此舉,無疑於自毀長城。呂蒙能力究竟如何,且從蜀國群臣的態度便可窺一二。當初呂蒙擔任大都督時,關羽對其尚且有幾分忌憚。後來孫權陰圖荊州,為令關羽放鬆警惕,遂使陸遜暫代大都督之職。由此可見,呂蒙在關羽心中份量不輕。另外,呂蒙去世後不久,劉備也興兵伐吳,可見在他看來,失去呂蒙的江東文武也不值一提。

其二,孫權完全沒有害死呂蒙的必要。據《三國誌·呂蒙傳》記載:「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孫權對臣子向來體恤,且頗有容人之量,這也是他少年繼位,卻能牢牢坐穩江東之主的一個主要原因。呂蒙後來患病,當病情有所好轉時,孫權便食慾大增笑容滿面;可呂蒙病重時,他卻日夜憂愁,「夜不能寐」。如此真情實感,倒算不上為假。

最重要的一點是,孫權相信呂蒙不會叛變自己。「吳下阿蒙」與「刮目相看」的典故,相信眾位讀者不會陌生。孫權勸學呂蒙,便體現出他對後者的重視。原因無他,呂蒙並非是江東豪族出身,而是受到周瑜和魯肅的提拔,這才逐漸走上大都督一職的。因此呂蒙在江東政權中的根基,多來自於中原留寓之士和淮泗元老集團。前者對孫權忠誠、後者更是三朝元老,即便呂蒙再有野心,也無法成事。更何況,呂蒙本人也向來以忠信而著稱,斷然不會做出叛逆之舉。

上述可見,孫權害死呂蒙這一說法,甚至比關羽附身呂蒙還要荒謬。既然這兩種觀點都被否定,那麼呂蒙之死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以筆者觀點,呂蒙應當是染上瘟疫,最終不治而亡。

在古代,瘟疫是人人談之色變的可怕禍源。據《後漢書》、《三國誌》等史料記載,東漢桓帝之前,全國總人口尚有五千多萬;到三國統一時,人口卻銳減到七八百萬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戰爭帶來的災難性後果,而另一方面,卻是漢末三國之際不斷爆發的瘟疫。據不完全統計,這段時期爆發的瘟疫,不下於三十次。

《三國誌·甘寧傳》記載:「從攻合肥,會疫疾。」可見張遼威震逍遙津,很大一部分原因竟是吳軍當中發生了瘟疫。這個例子還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江南附近多有瘟疫。《三國誌·吳主傳》又有記載:「是歲大疫,(孫權)盡除荊州民租稅。」這場瘟疫,發生在呂蒙病逝之前,卻又在呂蒙攻取荊州之後。否則的話,孫權也沒有權利免除荊州百姓的賦稅。

而從呂蒙的人生軌跡來看,他當時正處在荊州,幫助孫權安撫當地百姓。甚至不難推測出,孫權免除荊州百姓賦稅的這道命令,正是經由呂蒙之手親自操辦的。不幸的是,呂蒙由於長期操勞軍務,導致他也被瘟疫染上。這個說法,也有一定根據。

《三國誌·呂蒙傳》中又說,孫權打算偷襲荊州時,便令陸遜取代呂蒙,以放鬆關羽的警惕性。對此,呂蒙「遂稱病篤」,借養病之由辭去大都督一職。而在此過程中,關羽竟然沒有一絲防備。在劉備、諸葛亮入蜀之後,關羽便時常與呂蒙打交道。如果向來健壯的呂蒙忽然稱病,那麼關羽必有提防。雖說他為人狂傲,但這點防範意識還是有的。

由此可見,呂蒙體弱多病,是世人公認之事。因此當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的瘟疫奇襲江南之時,呂蒙自然有很大幾率被染上。故而呂蒙之死的真相,就是一場簡單的瘟疫導致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