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孫權,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看看。
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稱帝后,於成都登基稱帝,建立蜀漢。為了奪回荊州,劉備藉著稱帝后的餘威,決定以為關羽報仇為由征討東吳。當時趙雲進諫,稱曹操才是國賊,若能滅除曹操,孫權自然能夠臣服,此時曹丕篡位,引起民憤,正應該利用民憤而討伐曹魏,而非出征東吳,但劉備並沒有聽趙雲的勸阻。而孫權得知劉備正謀劃討伐東吳時,當即派來使者前來講和,同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也修書一封,向劉備陳述討伐東吳的弊端。但劉備不為所動,而是一意孤行的出兵伐吳。雖然在戰事前期,劉備一度佔據了秭歸,並率軍進入夷陵一帶,但由於陸遜以逸待勞,並看準時機發起進攻,火燒連營七百里,導致劉備兵敗夷陵,蜀軍損失慘重,將士們不是戰死就是投降,劉備逃回永安,僅以身免。
在《三國誌·蜀傳》中有記載,稱劉備戰敗後退至永安,孫權聽聞劉備駐紮在白帝后非常害怕,當即派遣使者請和,劉備同意。但在《江表傳》中則有著不同的記載,書中稱十二月時,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為使者,到白帝城中面見劉備,當時孫權稱,近日得到了劉備的書信,信中劉備說明了自己的錯誤,因此東吳與蜀漢就此重歸於好,之前之所以稱蜀漢為蜀國,是因為當時漢獻帝劉協還在,如今漢獻帝劉協都已經被廢除了,劉備可以稱自己為漢中王。不難看出,在《江表傳》的記載中,是劉備先寫的書信認的錯,孫權才會答應了劉備的講和。既然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那夷陵之戰後,到底是劉備先提出的講和,還是孫權先提出的講和。
有人認為,首先提出講和的自然是孫權。畢竟在夷陵之戰後,劉備雖然僅以身免,但當時益州尚有武裝力量,趙雲也已經率軍前來接應劉備,而劉備就此坐鎮永安,建白帝城以抵禦東吳,在這樣的情況下,東吳是沒有辦法從永安攻入益州。因此這個時候,兩國的對峙並不能帶來任何利益。與此同時,曹魏大舉興兵,分三路進攻東吳,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他主動向劉備示好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實際上,即便是曹操此前大舉興兵東征,在濡須口也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因此即便曹丕有侵吞東吳的想法,但曹魏放棄陸戰而與東吳進行水戰,曹丕沒有必勝的把握,而東吳也沒有太多值得擔憂的地方。反觀劉備雖然坐鎮永安,但此時蜀漢已經接連兩次戰敗,南中地區蠢蠢欲動,建立於劉備威望之上的蜀漢危機四伏,搖搖欲墜,劉備很難有反攻的機會,因此孫權並沒有主動求和的意義。
最為關鍵的是,《江表傳》中的記載,有其他的史料為其支撐。在《吳錄》中曾有記載,稱劉備戰敗後,聽聞曹魏大舉興兵,曾修書給陸遜,稱魏軍已在江陵,他將再次興兵伐吳,而陸遜則稱劉備只要敢來,就沒命逃回去。可見陸遜根本不懼劉備出征。而且在鄭泉出使蜀漢時,劉備曾詢問鄭泉,稱孫權為何不回信,是否是認為他得名不正,而鄭泉則直接回答,稱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應直接攻打曹魏,而非討伐東吳。然而即便鄭泉對劉備如此出言不遜,劉備還是同意了兩家修復聯盟關係,可見確實是劉備拉下臉求和的。
筆者認為,劉備雖然心志極高,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容不得他傲慢下去,為了保證蜀漢不垮,他只能向孫權求和了。而陳壽為了維護一下劉備的臉面,這才在《三國誌》中作此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