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各位君主分別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說劉備“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的各位君主分別有什麼特點?為什麼說劉備“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三國的各位君主分別有什麼特點?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漢朝末年,隨著黃巾軍的起義,一個延續了百年的亂世正式拉開了序幕。然而亂世畢竟不是遊戲,不能依靠一個人就能結束這種紛爭,只有招攬更多的人才,才能夠在亂世上得到一席之地。而能在東漢末年中,笑得最後,自然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曹孫劉三人。那麼他們在用人方面,也有著各自的特點。

一:曹操,實用主義,用完即棄

曹操作為三國之中稱霸了北方的人物,手下精兵強將無數,更是有不少平民出身的武將,在他的麾下深受重用。這裡面和曹操本人的用人策略少不了關係。換成現在的看法,曹操對人才的政策,更加偏向於現在的招聘制。只要能有過人之處,那麼曹操無論是降將還是平民出身,都不會太過於刁難,而是在考量之後,將其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

比如說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中,於禁、樂進、張遼等頗為有名的人物,都是從行伍之中被曹操提拔出來的,張遼更是呂布手下的降將,最後還能坐到合肥太守的位置之上。可見在曹操的手下,只要你真的有實力和才能,還是可以有一番作為出來的。

但是曹操在人才方面,雖然說能起到知人善用的好,但是他對那些再也派不上場的人,也是相當冷酷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跟隨他打下了半壁江山的荀彧。荀彧在戰略上為曹操出謀劃策,在後方穩定後勤,更是舉薦了郭嘉和荀攸等曹營不可或缺的人才。但是在大局初定之後,曹操為了稱帝,選擇橫下心來,賜死了荀彧。

如《魏氏春秋》記載:"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除此之外,那些對他而言很難辦的人,他也在背地裡指使自己的手下找個理由將他們處理掉。比如說在官渡之戰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的許攸。在《三國誌》中記載,曹操迎接許攸的時候"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可謂是給足了面子。但是在平定北方,曹操後方穩如泰山之後呢?"褚大怒,拔劍殺攸,……深責許褚,令厚葬許攸",把許攸厚葬了事,許褚根本沒有受到任何處罰。

可見在曹操的心裡,人才肯定是要用的,但是重用的人,必須是完全忠誠於他的。曹家和夏侯家的人,他肯定是信得過的。其他哪些人,要是安分守己的話,他也不會做出什麼不利於他的。比方說荀彧不支持他稱帝,但是荀攸身為荀彧的侄子,卻沒有支持荀彧的決定,而是選擇站在了曹操這邊。最後曹操依然沒有疏遠他,而是讓荀攸接著為自己效力。

二:孫權,重用士族,幫派主義

相比起曹操,孫權就多了一些"傳統"的思想,那就是求穩。體現在人才方面的話,就是孫權不喜歡向天下招納人才,更多的是重用自己領地內的士族子弟們。比如說東吳數十年來,能夠在孫權手下大放異彩的,大部分都是江東有名的地方士族。《吳錄·士林》就記載:"吳郡有顧、陸、朱、張為四姓。三國之間,四姓盛焉"。顧雍、陸遜、朱然、張昭等人,就是當時士族有名的代表人物。

當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說周瑜、太史慈等人,就是由孫策孫權親自看上,並且拚命挖角過來的。因此在用人戰略之上,其實孫吳的特點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和士族進行利益交換,士族為他們出錢出力出人,孫家則給他們土地和富貴權力,大家一起發展好東吳。偶爾在戰爭中,要是遇上一些孫權覺得特別意氣相投的人,那就想辦法挖過來重用。

而這一點,也導致了最後孫吳的沒落。畢竟士族和孫家的目標是不同的,孫家是為了最後稱霸天下,士族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讓自己家族能夠過得更好。至於他們效忠的人是誰,他們並不會在意。赤壁之戰前,張昭就是有名的投曹派,整天慫恿孫權投降,好讓他們能夠保留自己的土地,避免被曹操奪走。畢竟換個人效忠也是效忠、家族還在就好。

三:劉備,仁義為先,理想主義

相比起其他兩個人,劉備就要有遊俠氣概的多。在東漢時期的遊俠氣概,換到今天的話來說叫什麼呢?叫義字當頭,幫派文化。劉備這一生,就是靠義字起家,也是因為義而失去了天下。早先流浪天下拉攏的文人武將們,也都是因為他的義氣,還有他看重人民的態度,才選擇追隨他的。關羽為了兄弟之義,能夠捨棄曹操的功名利祿,帶著嫂子千里走單騎回來找劉備。劉備為了百姓,更是不惜在被曹操追擊的情況下,帶著他們一起逃亡。

環視三國的歷史,能夠和義和理想扯上關係的,大多數都是劉備這一邊。為了恢復大漢的天下,那些武將甘願陪他一起吃苦,甚至糜竺還將自己的妹妹,自己的全部家產都給了劉備,和他一起從北方打到蜀地。可見劉備的人格魅力,是能夠讓人為之出生入死的。

而在當時曹操已經佔領了天下大半的情況之下,只要是個明眼人都知道,恢復大漢的天下,早就算是夢話了。沒有千載難逢的轉機,蜀國只會越來越弱,最後被曹操吞併。然而在蜀國中後期,那些早先跟隨劉備的元老們,面對這種劣勢,依然為了他們心中的理想而北伐。可見蜀國這些人的理想主義,已經是深入了他們的骨髓了。

然而他的義,也是蜀國最大的問題。劉備以恢復大漢為目標,以仁義為理念,才召集起了支持他的人馬。當時在三分天下之後,牽扯到利益方面就沒有這麼簡單了。而在關羽死後,理性上,劉備不應該攻打孫權,而是要採取諸葛亮等人的策略,提出相應的條件和孫權重修舊好,最後擊敗曹操再伐孫吳。

然而在義這一方面,劉備不得不出戰,不然就是違背了自己的信念,那麼此後他在天下再無仁德可言。所以夷陵之戰,就成為了蜀國滅亡的關鍵一戰。這也正是劉備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