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什麼能成為“義”的化身?他是如何被封神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關羽為什麼能成為“義”的化身?他是如何被封神的?

對關羽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中文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我們都知道,關羽只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武將,再詳細一點就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但為何被後世尊為「武聖」,居然跟「文聖」孔子齊名。甚至被當做一個神來供奉,歷史上不論是個人武力值還是功績,比關羽強的人那可太多了,但從來沒有哪個武將能像關羽一樣被封神的。

現在很多黑幫題材的香港電影中,也能看到供奉關公的鏡頭。而且海外華人也很愛關公,他們遠離中國的土地,而關帝廟也跟著他們來到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關羽被封神的過程,其實是中國儒家的核心價值觀「義」的人格化體現。至此關羽成為了「義」的化身,成為了中國人的信仰。

首先,是故事的力量,故事賦予他意義。關羽在文學中擺脫了歷史的真實,成了「義」的符號。

其次,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把這個符號的意義擴大。關羽擺脫了作為人的真實,成了「義」這個理念的人格化身。

每一個被廣泛傳播的故事,都有特定的標籤,《三國演義》做到了。曹操疑心病重,諸葛亮神機妙算,而關羽就是講情義的代表。

《三國演義》中,曹操抓了劉備的兩個夫人,關羽被迫降了曹操。曹操安排關羽和兩位嫂嫂共處一室,是為了測試關羽的人品。而關羽卻讀了整夜的《春秋》。

這一方面體現曹操的「奸」,一方面又突出了關羽的「義」。關羽守護嫂子和身在曹營心在漢就是完美解釋。

還有一回是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雖然曹操是蜀漢最大的敵人,但關羽曾被他關愛有加,出於「義」而放了曹操。這也是《三國演義》特意安排的。

而《春秋》作為儒家經典,關羽又熟讀《春秋》,而他歸屬的蜀漢又被人們認為是正統。所以關羽就具備了代表儒家思想的基本條件。

不得不說《三國演義》講了個好故事,完美的將關羽和「義」畫上了等號。正因為將人物臉譜化,這個故事才能被廣泛傳播,流傳後世。

既然關羽在故事中代表了「義」,那他自然會被人們供奉祈福。有個《關羽斷獄》的故事:一個偷了鄰居家雞的婦人被抓,卻冤枉是一個書生偷的,人們去關帝廟請神仙裁決,最後關公說是書生偷的。

這明顯是關公斷案斷錯了,可故事給出相應的解釋卻是,如果斷為婦人偷了雞,那這個婦人必死無疑;可如何斷為書生偷了雞,最多就是沒地方住。

這個故事成功的將關公帶上了人情味。因為這就是民間信仰的一種更高的倫理原則「義」。

關羽是山西人,也就是在今天的山西運城出生,本來只是當地人們供奉他。可山西出現了強大的晉商群體。

尤其是在明朝,晉商的腳步遍天下,國家打仗都要跟晉商借錢。而信奉關公的晉商也成功的將關帝廟蓋到了全國各地。對關羽的信仰也達到了頂峰,成了農民和商人共同的信仰。

幫助關羽封神的路上也離不開幾任皇帝的助攻:

唐玄宗建了武成廟,關羽位列其中。

宋徽宗因為關羽守護山西運城的鹽池,單獨將關羽請出來封了神,至此,民間信仰的神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朱元璋廢除了唐玄宗的武成廟,把關羽單獨請出來供奉。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路上,供奉關羽等於是借用他蜀漢正統的政治意義。

到了明萬曆朝開始,萬曆皇帝每次出征打仗之前都要祈求關羽保護。而且在全國大力推行關羽信仰,將關羽的封為了「關聖帝君」。

到了清朝雍正時期,雍正爺把關帝廟改成了武廟,與供奉孔子的文廟並立。

至此,關羽成為了中國人最高的信仰。由一部小說《三國演義》奠定了義的基礎,再由平民、商人、官員、皇帝的推波助瀾,關羽就不再只是一個武將了,最終成了「義」的人格化身!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