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陸遜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坐鎮荊州的蜀漢大將關羽北伐曹魏,東吳孫權為了自保,偷襲荊州,殺掉關羽。原本的「塑料盟友」蜀漢和東吳的關係降到了冰點,成為死敵。為了給關羽報仇,奪回戰略要地荊州,劉備傾舉國之力討伐東吳,發動了著名的夷陵之戰。
東吳派出年輕的陸遜,最後火燒連營,蜀軍慘敗。劉備拼了一輩子才積攢的家底,差點全部敗光。陸遜率軍追趕劉備,來到了魚腹浦,卻不小心陷進了諸葛亮佈置下的八陣圖中,無法出陣。眼看要命喪於此,最終被一位老人救出,這位老人就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
黃承彥告訴陸遜,諸葛亮布下八陣圖後,臨去時告訴他,以後會有東吳大將陷入陣中,要引他出來。那麼黃承彥為什麼要放了陸遜,這不是助敵之舉嗎?
諸葛亮之所以排下八陣圖,說日後會有東吳大將陷入陣中,就表明他這一舉動就是為了防備東吳。這可以說明,諸葛亮很早就猜到,隨著時局的變化,為了自身的利益,孫劉聯盟的穩定性會受到影響。兩國之間早晚會發生摩擦或直接軍事對抗,所以才會預先做了這個安排。
從諸葛亮一生的理念來說,他是堅定的執行聯吳抗曹戰略的。在東吳和蜀漢鷸蚌相爭,兩敗俱傷之時,毫無疑問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曹魏。如果此時再用八陣圖滅掉東吳主力,那麼回過神來的魏主曹丕就會出兵東吳。東吳殘兵肯定再無力對抗曹魏的虎狼之師。如此,吳亡,蜀必不能獨存。諸葛亮是戰略家,不會圖一時之利,所以為了蜀漢的利益,東吳此時不能滅亡。
黃承彥在諸葛亮布下八陣圖後,就在此留守。也可以說是諸葛亮早就安排好的,其目的就是為了到時放出東吳大將,使得其能引兵回吳,並抵抗曹魏的進攻。三國需要繼續維持相對的平衡,不使曹魏一家獨大,這才是最符合蜀漢利益的。
陸遜被引出八陣圖後,立刻班師回朝。當時手下人提出異議,認為劉備兵敗勢窮,坐困孤城,應該乘勝追擊。陸遜解釋說,曹丕和曹操一樣奸詐,我們要全力攻蜀,魏必定會乘虛打東吳,所以必須回兵防備。結果消息很快傳來,說曹丕果然派出三路大軍,奔襲東吳。但從陸遜的反應來看,他也是早有所準備,笑道:「我已經安排好兵馬拒之。」
由此可以看出,陸遜率軍追襲戰敗的劉備,是確實想乘勝追擊,再建奇功的。也就是說,陸遜其實並不需要回師防備曹魏。而之所以不再繼續追擊,正因為諸葛亮提前佈置的八陣圖,其目的正是為了警告士氣正盛的東吳,蜀漢早有防備,如果東吳繼續追擊,只會使得曹魏坐收漁利。陸遜馬上就被諸葛亮點醒,這才停止追擊。陸遜與諸葛亮年齡相當(小諸葛亮2歲),水平相當,他讀懂了諸葛亮。只有三國鼎立,才有吳、蜀的出路。陸遜此後全力維持三國鼎立之局面,並發出「孔明真臥龍也,吾不及也!」的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