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三國演義給騙了,真實的諸葛亮原來是這樣的。三國演義體現的諸葛亮治國才能與正史中的功績相比,那可謂是河流與大海相比,蜀錦,都江堰,山河堰,黃沙屯,井鹽,煉鐵等等,數不勝數,這些演義隻字未提。在諸葛亮治理下的蜀國,道不拾遺,人懷自厲,強不侵弱,風化肅然,這些三國誌中的描寫,演義也隻字未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聯吳時費了也是老牛勁了,還自已給自己下拌子,結下了與周瑜的仇冤,為了化解這個對立關係還要達到讓東吳去打曹操的目標,諸葛亮可謂是費盡心機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東風,又是三氣周瑜,又是舌戰群儒。
才最終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看一看正史中的諸葛亮怎樣搞定的呢?諸葛亮去東吳,當時自己毫無名氣,簡單的幾句話智激孫權,聯吳抗曹目標就達到了,最後曹操敗北,還用的著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舌戰群儒嗎?這些全是多此一舉。
對比一下人與「神」完成同一個目標,哪個更輕鬆,哪個更快速?
演義中的諸葛亮與司馬懿是平分秋色的對手,互有勝負,演義憑空虛構了大量諸葛亮的敗仗,這此敗仗在正史中是子虛烏有的,正史中司馬懿和諸葛亮僅僅正面交鋒過一次,在這場戰鬥中魏軍大敗,蜀國獲得三千顆魏軍士官的人頭,司馬懿幾乎全軍覆沒,逃回軍營堅守不出,蜀軍糧盡退軍,司馬又派大將張合追擊,被諸葛亮在高處布下的伏兵用諸葛連弩射殺。
之後司馬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步都不敢出營,諸葛亮送去婦衣辱仲達,就在病死之後還被姜維等人上演了一段死諸葛走生仲達的好戲。當然演義在多處有誇張諸葛亮的戰績,比如劉備死前的一切戰績等。
但七擒孟獲,大敗魏軍,策反三郡,割上圭小麥,婦衣辱仲達,死諸葛走生仲達皆出自史料,就連一向被認為是假的的空城計都有史料原型《三國誌備註》,雖然很多人認為可能是假的。演義對諸葛亮的軍事功績很多都沒有寫出來,比如使本來克步兵的魏騎軍反而被步兵克的諸葛車弩陣。在比如史料對蜀軍的特點評價:「止如山,進退如風」,演義沒體現。
經濟上,演義隻字未提,而正史中的諸葛亮為蜀國的經濟命脈——蜀錦打通了向東吳貿易的市場。口才上,演義的確誇大了,他罵死王朗和舌戰群儒,的確不是正史中智激孫權,襄樊說劉琦,漢中說劉備的諸葛亮能比的。但是正史也不弱!
體質上,演義上諸葛亮是個文弱書生,經常坐在小車上,史料中的諸葛亮確身長八尺,躬耕於南陽,打戰時是戰在素輿上指揮。甚至有一個帖裡說史料上記載諸葛亮曾經跟李廣一樣,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諸葛可能還有兩下子。
用人上,演義上的諸葛亮可謂是差透了,除龐統姜維外沒提拔什麼人,反而誤用馬謖失街亭,誤用關羽失荊州,殺魏延,誤把大權交給楊儀,不識人!而正史中呢?諸葛亮選賢任能,數信挖劉巴,力薦龐統,提拔蔣琬,收降姜維,重用馬良,巧妙的處理了關羽和黃忠的矛盾,而關羽是劉備派往荊州的,同樣也用馬謖失街亭,但是殺馬謖不是因為他臨時改變他定好的戰略,而是因為他棄軍隻身逃回,又隱瞞事實,這是違反蜀國軍紀的!
演義虛構了魏延與諸葛亮之間的矛盾,貶低了諸葛也貶低了魏延,正史中諸葛亮重用魏延,諸葛亮駐漢中時,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三國誌。魏延傳》)而趙雲則僅以鎮東將軍的身份,隨諸葛亮駐漢中(《三國誌?趙雲傳》)顯然。
魏延是蜀漢的第一員大將,其在諸葛丞相心中的作用地位更在趙雲之上「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三國誌。魏延傳》),而諸葛亮冷漠魏延,遺計殺魏延,腦後反骨,則全部是《演義》虛構。而把大權交由楊儀,歷史上諸葛亮的真正繼位人是蔣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