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療毒的故事內容是怎樣的?關羽刮骨療毒是真的嗎?下面三國中文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羽刮骨療毒故事簡介
刮骨療毒,就是將深入骨頭的毒液用刀刮除,達到治療的目的。特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後來也用刮骨療毒比喻意志堅強的人。也有意志堅強的意思。
在正史《三國誌》有記載關羽刮骨療毒之事,但醫生並非華佗。華佗為曹操所殺。
刮骨療毒主要人物
一、華佗
《三國演義》第75回,名醫華佗為關羽行「刮骨療毒」一節,料想大家都不會陌生。
華佗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民間醫生,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戰亂頻繁,瘟疫流行,他立志行醫,為病人解除痛苦。
為了為人治好病,他攀山越嶺,採集草藥,行走四方。他的足跡遍及今天的江蘇、山東、河南、安徽部分地區。在治病採藥的過程中,他的醫學知識日益淵博,臨床經驗不斷豐富。他精通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和針灸科,尤其擅長外科,後世奉他為外科的鼻祖。
他曾創的「麻沸散」麻沸散是世界最早的麻醉劑,麻沸散是華佗創製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藥。《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
華佗所創麻沸散的處方後來失傳。傳說系由曼陀羅花(也叫洋金花、風茄花)1斤、生草烏、香白芷、當歸、川芎各4錢,南天星1錢,共6味藥組成;另一說由羊躑躅3錢、茉莉花根1錢、當歸3兩、菖蒲3分組成。
據後人考證,這些都不是華佗的原始處方。是世界醫學史上首次使用藥物全身麻醉而施行剖腹術的人。不過,歷史上的華佗並未給關公治過箭傷,二人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華佗死於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關羽中毒箭則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的事,其間相隔11年,死人焉能醫活人?
「若是要給關羽刮骨療毒,首先是曹操作為私人醫生的華佗也要氣死了,再說了,華佗有麻沸散,不給關羽用,莫非是想疼死關羽不成?」——精靈語
不過關羽中箭刮毒確有其事,這在《三國誌·關羽傳》已有記載,其詳細情況與《三國演義》所述相似,但可惜書中沒有記下醫生的姓名。
二、關羽
關羽(約162-220年),即漢壽亭侯,三國蜀漢獨當一面的名將,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東漢末年,關羽跟隨劉備起兵鎮壓黃巾叛亂,和張飛共同輔佐劉備、忠心不二,「恩若父子」(《三國誌》記載),被譽為忠義的化身。
劉備在徐州為曹操所敗,關羽被俘,雖頗受曹操厚待,並封為漢壽亭侯,然仍斬顏良以報曹操、並且歸投劉備。 漢獻帝建安二十一年(214年 )鎮守荊州五郡,獨鎮一方。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北伐曹魏,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操大將曹仁於襄陽郡,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
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關羽又久攻襄樊不下,只好撤退,由於荊州被東吳攻佔,所以在退卻路上,士卒離心、逃亡殆盡。
關羽也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其「忠」、「義」操行被後來統治者所渲染,並加以神化,尊之為「關公」、「關帝」。今華北不少地區廣大農村中都建有「關帝廟」,俗稱「關老爺廟」。
刮骨療毒的故事內容
一、《三國誌》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
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三國演義》
卻說曹仁見關公落馬,即引兵衝出城來;被關平一陣殺回,救關公歸寨,拔出臂箭。原來箭頭有藥,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
關平慌與眾將商議曰:「父親若損此臂,安能出敵?不如暫回荊州調理。」於是與眾將入帳見關公。公問曰:「汝等來有何事?」
眾對曰:「某等因見君侯右臂損傷,恐臨敵致怒,衝突不便。眾議可暫班師回荊州調理。」公怒曰:「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當長驅大進,逕到許都,剿滅操賊,以安漢室。豈可因小瘡而誤大事?汝等敢慢吾軍心耶!」平等默然而退。
眾將見公不肯退兵,瘡又不痊,只得四方訪問名醫。忽一日,有人從江東駕小舟而來,直至寨前。小校引見關平。
平視其人:方巾闊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國譙郡人,姓華,名佗,字元化。因聞關將軍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來醫治。平曰:「莫非昔日醫東吳周泰者乎?」佗曰:「然。」平大喜,即與眾將同引華佗入帳見關公。
時關公本是臂疼,恐慢軍心,無可消遣,正與馬良弈棋;聞有醫者至,即召入。禮畢,賜坐。茶罷,佗請臂視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視。
佗曰:「此乃弩箭所傷,其中有烏頭之藥,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無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懼耳。」
公笑曰:「吾視死如歸,有何懼哉?」佗曰:「當於靜處立一標柱,上釘大環,請君侯將臂穿於環中,以繩系之,然後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藥敷之,以線縫其口,方可無事。但恐君侯懼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環?」令設酒席相待。
公飲數杯酒畢,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於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驚。」公曰:「任汝醫治,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
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盆。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
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伸舒如故,並無痛矣。先生真神醫也!」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後人有詩曰:「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說華佗。」
關公箭瘡既愈,設席款謝華佗。佗曰:「君侯箭瘡雖治,然須愛護。切勿怒氣傷觸。過百日後,平復如舊矣。」關公以金百兩酬之。佗曰:「某聞君侯高義,特來醫治,豈望報乎!」堅辭不受,留藥一帖,以敷瘡口,辭別而去。
關羽刮骨療毒是真的嗎?
《三國誌·關羽傳》寫關公「嘗(曾)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傷的是「左臂」,而不是「右臂」。以後雖然有醫者「刮骨去毒」,但《志》記全文85字並無一字說醫者為誰。
華佗自稱「沛國譙郡人」,沛國在今安徽亳州(一說蕭縣),地處皖省西北,而關公中箭地在「樊城」(後與襄陽合併為今襄樊),地處湖北西北,兩地相距千里,古途迢迢,怎得趕來為關公「刮骨」?而又能從孫權的地盤「江東駕小舟而來」,豈不蹊蹺?
《三國誌》載:華佗治病「當須刳(即開刀手術)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意為服用麻沸散後便會昏迷不醒。查關雲長戰曹仁於樊城,時間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關雲長也就是在那時中箭受傷,並因而發生「刮骨去毒」的故事。
而早在11年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華佗因為曹操頭風發作屢召不至,操「大怒」,拿回許昌,「遂考竟佗」,也就是拷打至死。因此不可能為關羽刮骨療毒。
事實上,《三國誌·華佗傳》講了許多華佗行醫治病的故事,有些故事也具有傳奇性質,但即使如此,也沒有替誰「刮骨療毒」或「刮骨去毒」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