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王平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三國時期,湧現了一大批的猛將,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曹操手下的八大虎將等等,正是這些猛將的存在讓三國鼎立時期持續了百年之久。但是到了三國的後期,各國猛將相繼戰死或離世,造成了後繼無人的現象,尤其是蜀漢人才匱乏更是嚴重,這也加速了蜀漢的滅亡,但是,這一現象沒有困擾到「唯才是用」的曹操,到了三國後期,人才最多的當屬曹魏了。
但是人才多了其實也不見得是好事,這樣會造成很多人才排不上大用場,這樣天長日久就會有人覺得大材小用最後「跳槽」。
王平就是眾多埋沒在曹營的猛將之一,並不是曹操不重用他,而是比他先嶄露頭角的太多了,還沒輪到他。《三國誌·王平傳》中記載:「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也就是說王平幾乎是個文盲,但他最終卻成為了一代將軍,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他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呢?
王平年幼時父母雙亡,被何姓人家收養,故又叫何平,後來自己改回了本姓,王平是在公元215年,曹操佔據漢中的時候跟隨的,被曹操任命校尉,手下統領了幾百人,但是這對於胸懷大志的王平來說,太大材小用了,就這麼過了四年,王平也一直沒有被陞遷(就帶著幾百人能立什麼大功),於是在公元219年,曹操與劉備大戰於漢中,劉備大勝,王平趁機投靠了劉備。
剛投入劉備賬下,王平就被委以重任,做了牙門將(主將帳下的偏將、副將的職位),雖然是個副將但是好歹也是將軍級別的。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王平仍然是作為副將跟隨諸葛亮出征,王平被安排跟隨馬謖防守街亭,但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也不顧王平的勸阻,最終丟失了要地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但王平在退兵的時候,用計保全了人馬,立了功,事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也論功行賞,王平被破格提拔為參軍,讓他統率五部兵馬。
公元231年,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派兵包圍了祁山,並任命王平為戰鬥力十分強悍的「無當飛軍」軍隊的統領,並且王平最終也不負重任,使張郃無功而返。之後更加深受諸葛亮的重視。
諸葛亮病逝以後,大將魏延造反,王平奉命平叛後被封為鎮北大將軍。
公元244年,曹爽親帥大軍十萬伐蜀,王平作為先鋒將軍率軍迎戰,當時駐守的兵力只有三萬,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王平沉著冷靜的制定了一系列的作戰計劃,成功的拖住了曹爽的主力部隊,直到援軍趕來,成功的化解了蜀漢被滅的危機,為強弩之末的蜀漢爭取了喘息的機會。
王平雖然是個文盲,但是王平讓人讀史、漢一系列的書籍專機,自己在一旁聽,能知其大義,這或許就是他能成為蜀漢後期獨挑大樑的大將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