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禪,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跡。
劉禪和劉備相比,雖然不怎麼起眼能力也不強,但他卻是三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有人說,既然大家都覺得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為什麼沒人敢出來廢掉劉禪呢?諸葛亮死後,按理說這個機會還是挺多的,但似乎大家都沒有這樣做。其實想要自立為王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事,不然董卓和曹操早就當上皇帝了。蜀漢之所以能夠建立,就是為了延續漢室的血脈,所以皇帝肯定要姓劉,不然就和曹魏沒什麼區別了,這個政權也就站不住腳。雖然劉禪能力不強,但本性也不壞,大家在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職,讓蜀漢變得越來越強大才是正事。
諸葛亮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劉禪身上了,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都在劉禪身邊,幫他出謀劃策。只可惜劉禪天生悟性不高,而且也沒什麼令人稱讚的文學作品。光是背諸葛亮讓他學習的書籍就已經非常吃力了。主要也是劉禪沒體會到自己父輩創業的艱難,如果劉禪有當年孫策的魄力和決心說不定蜀漢的未來還可能被改變。但就是因為劉禪晚熟還貪玩,整個蜀中大臣都對他不怎麼放心。
早期劉禪雖然貴為皇帝,但基本上沒什麼話語權,不管他想要做什麼都有人敢反對,所以實權很小。整個蜀中真正的掌權人是諸葛亮,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劉備托孤時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 若其不才,君可自取」這種話的,估計劉禪聽到後心裡直接涼了一半。估計也正是因為這樣,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立馬廢除了丞相職位,就是怕有第二個諸葛亮出來和他分享權力。不過這麼做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朝中勢力分散,大家找不到一位領袖,所以蜀漢後期內鬥也非常嚴重。
劉禪並不是一位傻子,他知道如果自己獨行專政肯定會引起不滿,所以也採取寬厚待人的策略,同早期孫權使用的辦法如出一轍。只要劉禪不錯什麼壞事,延續劉備的理念治國,那朝中大臣也沒辦法將他逼退下位,主要是沒理由,強制執行的話自己這邊還落得罵名。還有一點,劉禪之所以能安穩當他的皇帝,對手也幫了不少。當年曹魏發生了政變,司馬懿誅殺曹爽三族,整個曹魏政權瞬間倒向了司馬家,所以當時曹魏根本沒精力發動伐蜀戰爭。
好在劉禪繼承了劉備的仁義之心,而且選用了諸葛亮推薦給他的能臣治國,整個蜀漢也沒發生什麼大的叛亂。但對外戰略分歧還是比較大的,姜維依舊堅持北伐,而楊儀等人堅決反對,導致後來姜維一度不敢回到成都,只能自己在外屯田養兵。其實姜維也是一名忠孝能臣,而且還深受諸葛亮的影響,但後期蜀國北伐已經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反對也是有道理的。知人善用是劉禪最大的優點,也是他能穩坐皇帝位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