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操殺楊修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曹操絕對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殘酷統治者。
他身邊的任何人,對手也好,朝臣也罷,都會受到他的擺佈。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莫敢不從。雖然名不正言不順,但一路走來也算順風順水。
曹操為人殘暴多疑,但是他也有一個突出的優點,那就是愛才。如果不是愛才,他身邊也不會有一群能力卓越的謀士參謀。今天,筆者將和大家一起探討曹操對付人才的那些手段。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老人家著重講了曹操身邊的兩個聰明人:楊修,司馬懿。我們都知道,他對這兩個部下態度是截然相反的——殺楊修,放仲達。你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嗎?
首先我們討論為什麼要殺楊修?
曹操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把三國人物中的一個人判了死刑,但實際上他只是讀懂了丞相的心思罷了。這個人是誰?他便是楊修,是三國的智者。其實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楊修的聰明故事。
下面就要說幾則曹操和楊修的故事。一天,曹操在家裡新蓋的一扇新門上寫了一個"活''字。楊修看到後,就命人把門修小了。細想一下,一個門,一個活字不就是闊嗎?
還有一次,有人給曹操進獻了一盒酥。曹操在上面寫了一個合字。楊修把這盒酥拿起來,邀請眾人一起品嚐,並且問他們酥好吃嗎?楊修揚言道,一合酥,不就是一人一口酥嗎?曹丞相是想邀大家一同品嚐這盒酥,你們敢不聽命嗎?
俗話說的好,事不過三,楊修這般三番四次的看中曹操的心思,如此不知收斂,這樣的人又豈會長命呢?
再者我們討論曹操為什麼選擇放了司馬懿。其實原因主要有三點。下面就隨筆者一起來看一下吧。
第一:是因為曹操愛惜有才華的人。
實際上,曹操早就知道司馬懿不會心悅臣服。如果有機會,司馬懿遲早會選擇叛亂,但曹操真的很他的才華,再加上司馬懿性格內斂,所以並不想將其殺害。這就像他當初對待關羽一樣,曹操不願殺死關羽,因為他珍惜人才。最後,關羽還是平安的回去了,儘管曹操也能料定此後必是禍患。司馬懿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曹操以為自己可以將司馬懿收為己用,讓他真心歸為己用。不幸的是,在司馬懿主動降服之前,曹操就已經病逝了。
第二: 是為了世子曹丕。
曹操讓曹丕當自己的繼承人,他對這件事也不是很滿意,但是沒有辦法。曹操的長子曹昂在戰鬥中被殺,而其最小的兒子曹沖也病死。曹操痛失愛子,一時之間病況加重。
曹植雖有才華,但是卻過於喜歡詩歌和繪畫,華而不實。思來想去,也只有曹丕適合當自己的繼承人。而司馬懿一直又是在曹丕身邊輔佐的謀士參謀。
可以說,曹丕成為繼承人,是司馬懿一手扶植的,投入了很多心血。即使曹操想在以後殺死司馬懿,也不容易了。因為曹丕已經是太子,如果曹操平白無故殺掉司馬懿,肯定會讓父子兩人之間心生嫌隙。這種局面必定不是他想看得到的。再者,他還需要司馬懿輔佐曹丕穩定局勢並一統天下。
第三:原因是當時的魏國內部和外部都有憂患。
假如沒有司馬懿,曹丕就無法穩定魏國的朝局,一旦發生內亂,那麼外患就變得生死攸關了。外部因素是,儘管魏國實力很強大,吳蜀兩國並不是他的對手,單方面看也不足為懼,但是如果聯起手來可就不好玩了。如果曹操死了,兩國肯定會聯手討伐魏國,曹丕帶兵打仗不在話下,但是他的智慧又那裡是諸葛亮的對手。所以他需要扶持一個和諸葛亮勢均力敵的對手,而司馬懿就是上上之選。
魏國的內患就是,如果曹操去世,曹丕很難控制朝堂。曹彰的僱傭軍很可能會反叛。因此,曹操還必須放司馬懿一條生路,留作他用。
許多人說,曹操應該殺掉司馬懿以防止他日生出麻煩,但總的來說,筆者認為不殺掉司馬懿是對的。如果曹操在那個時候殺死司馬懿,那麼魏國可能已經吳蜀同盟摧毀了,曹丕將來也不會成為皇帝。
無論怎麼樣,曹操也不是神仙,他又哪裡能事事料的那麼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