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使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千年之後有人替他驗證了真相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為什麼不使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千年之後有人替他驗證了真相

對子午谷奇謀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三國時,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到底可不可行,歷史上一直是爭論不休。關於這件事的可行性,蜀將魏延對於諸葛亮不服氣,其實也是開始於這件事情的發生。

《三國演義》中寫到,諸葛亮出祁山伐魏,魏延提出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諸葛亮率大軍主力出擊魏軍,另外一路則是魏延自己帶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中穿出去,直取長安。兩路大軍最後匯合於長安。但當時這一計謀就被諸葛亮駁回了。理由就是這條計謀雖好,但太過凶險,最後的結果可能是魏延與五千精兵全軍覆沒。

後世一些學者對此評價說:諸葛亮根本不會奇謀,也不太會帶兵,用兵太過於謹慎了,「諸葛一生惟謹慎「,六出祁山的時候既不模仿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不聽從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直插長安,只會繞遠繞道甘肅,所以根本不會帶兵!

但是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可能就會得出結論,諸葛亮是對的,大軍作戰糧草為先,魏延5000人馬,是精兵奇兵,但他們如果順利穿過子午谷到了長安,進軍如果順利還好,如果不順利要麼是被魏軍圍住退不回來,要麼是因為糧草不濟而敗。蜀軍主力什麼時候才能與他們會合這都是說不准的事情。

有人說諸葛亮本意是想要先佔領魏國西部,然後慢慢的蠶食魏國領土,畢竟兩國實力差距太大。這裡提到了一個蠶食。而不是佔領,要知道當時,蜀國內部並不穩定,荊州派,益州派,彼此間並不和諧,很大程度上講諸葛亮北伐,打出恢復漢室旗號,是為了把內部矛盾向外轉移,可問題在於你想消滅魏國並不容易,就算是魏延佔領了長安又能怎樣,以蜀國實力不可能派出更多軍隊迅速的佔領魏國大片土地。更何況魏國內部團結一心,想打敗他們難度太大。

關於子午谷奇謀的可行性,幾千年來爭論不休,一直到了一千多年後的明朝,明末起義軍的例子似乎告訴人們,諸葛亮是對的。

明朝末年高迎祥起義,一心推翻明王朝,但他卻遇到了明王朝的悍將孫傳庭,兩軍幾番交戰後處於打不贏,進不得,退不成的狀態。這個時候高迎祥就想到了魏延,想到了子午谷進入陝西的隱蔽捷徑。從這條小路可以繞開漢中,直逼西安,只要計劃成功他就能一舉攻克西安,佔領陝西大功告成。但他和當年魏延一樣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子午谷路實在太難走,他原本計劃幾天就走出去,但卻是足足走了15天才快走出谷口。這個時候已經是物資損失慘重人困馬乏。

經過艱苦行軍,高迎祥終於到達黑水峪,只要通過這裡前方就是坦途。不料他在此處正好遇見了孫傳庭。孫傳庭也料到他會用這個方法,派大軍在此等了15天,早布好了陷阱。結局不用說,雖然高迎祥指揮起義軍奮勇突擊,三次拚命突出了包圍,但是子午谷狹窄陡峻,走不遠就被追上包圍。一代闖王就此覆滅。

所以史書記載「是年七月,迎祥出南山,揮師直驅西安,軍至周至黑水峪(今陝西省周至縣黑河水庫),遭陝西巡撫孫傳庭伏擊被俘,押至北京,凌遲處死。起義軍復推李自成為「闖王」。

古人講究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看,天時,地利,人和,子午谷奇謀就卡在了地利上,狹窄的山谷,加上當地多雨,道路太過難走,好不容易走出去時,糧草也就耗差不多了,人也累壞了,這時候還打個什麼仗,想再退回去嗎?糧食依然沒有,路依然難走。最終只能是困死,累死,餓死在子午谷。

魏延一生武力值極強,為蜀漢政權立下纍纍戰功,因此在心中多少對諸葛亮有些不服,尤其是諸葛亮不採用他的子午谷奇謀,讓他更是心中怨恨,所以才有了諸葛亮病死五丈原時,魏延說:丞相雖死,我等還在,為何不繼續伐魏。甚至最後聚眾嘩變,被馬貸斬於馬下,腦袋被楊儀猛踢,並且族人悉數被殺。想想他死去時一定很不服氣,更不瞑目。但一千多年後高迎祥的失敗死去,有力的證明了他是錯的。子午谷奇謀根本不可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