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七擒孟獲,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東漢末年,由於各地群雄都崛起了,形成了三方非常強大的勢力。而這三個勢力,在東漢滅亡之後,就自發而形成了一個個國家。其中北方為北魏曹氏,東南方為東吳孫氏,而優勢最小的就屬西蜀劉備建立的魏國。
劉備建立魏國之後,由於外敵的強烈猛攻,沒有時間去好好的打理自己的國家,沒有時間休養生息,就又踏入了戰爭的旅途。而他最大的敵人就是北方步步緊逼的魏國,但是除了魏國之外,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他們都想要在蜀國最脆弱的時候,來分的蜀國的土地。
其中蜀國南邊的一些外族部落就在默默的打著蜀國的主意,但是由於劉備的實力過強,所以就沒有進行實際的行動。
公元221年,由於東吳對蜀國的進攻更加猛烈了,而蜀國大將關羽就正是死於吳國的手中。所以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向東吳發起了戰爭。
劉備親自率領自己的部隊,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爭,但是由於當時蜀國岌岌可危,再加劉備手中的大將都是死的死傷的傷,後勤工作也做的不到位,缺乏戰略的思考,所以劉備在這次大戰中戰敗。
自從這次大戰之後,劉備的身體就越來越不如從前了。再加上劉備失去了自己兩位兄弟,國家還陷入危難之中,這導致劉備心結更重,最後在公元223年之時去世了。
南方動亂
劉備去世之後,南方的部落就按耐住不了,想要趁劉備死後,徹底攻佔蜀國。其中南方當地的豪強孟獲,野心極大,想要吃空蜀國,但是自己也沒有士兵去和他一起攻打。於是就想要拉攏南方各族的部落。他騙南方的部落說,蜀國君主死後,需要南部進貢非常多的貢品,而且貢品極為苛刻。
本來就窮困的南方,見這要求,紛紛大怒,認為是蜀國故意刁難他們,最後就被孟獲牽著鼻子走。
七擒孟獲
公元225年,蜀國諸葛亮親自帶兵出征,來鎮壓南部的叛亂。
南部雖然來勢洶洶,但畢竟是一個個部落組成,軍心不和。再加上南部本就貧困,他們根本沒有雄厚的資源去與蜀國對抗。雖然蜀國當時已是人去樓空,但對付南人可謂是輕而易舉。
而諸葛亮當時的戰術並不是想要一舉攻克南部,而是想要南部真正的誠服。所以在第一次和孟獲對抗之時,諸葛亮就下令不可以傷害孟獲的性命,要活捉孟獲。孟獲被抓之後,內心非常不服氣,想要再戰。諸葛亮也隨了他的心願,把孟獲放了,讓孟獲捲土重來。並有信心,下次依舊活捉孟獲。
沒想到諸葛亮不負眾望,下一次又再次抓住孟獲,就這樣,諸葛亮一直實行著自己的戰術,一次又一次的放了孟獲,這樣一來一回,一共有七次。而這時的孟獲和南部人民,都被諸葛打到臣服,認為自己和蜀國對峙,力量如同螻蟻一般,所以就心服口服的歸順蜀國。
諸葛亮真正的目的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七擒孟獲,都是說諸葛亮之所以七抓七放,是因為想要南部的人民真正的心服口服的臣服於蜀國。但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個說法只是為了襯托出諸葛亮高尚的品德,其實諸葛亮真正的目的是非常狡詐的。
在《三國誌》中曾記載,說諸葛亮在一次放了孟獲之後,自己手下的將領非常不解,不懂諸葛亮為什麼要這樣浪費時間,而諸葛亮也給出了答案。諸葛亮說,自己這樣七次放孟獲,是因為自己瞭解孟獲的性格,他被打敗之後定是不服,所以就會發起下一次攻勢。而這一次次的戰爭,讓南部的資源徹底被掏空,人力物力也都消耗殆盡,這樣南部就再也不能夠對蜀國有威脅,還會心服口服的臣服蜀國。
諸葛亮這一妙計,不僅僅消耗了南部的勢力,更是讓南部對他心服口服,自己的名聲也能夠越來越大,可謂是一箭雙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