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最悲情的兩大謀士參謀,一生忠誠燃盡自己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最悲情的兩大謀士參謀,一生忠誠燃盡自己

三國時期,從朝代更迭看,屬於漢末到晉朝的過渡時期。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言,凡是忠心漢室的人,都堪稱悲情人物。這點上曹操看得非常清楚,直白地告訴天下人:要是沒有我曹操,真不知道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言下之意是:我曹操是漢室的大功臣,所以凌駕於漢室之上,有什麼錯?這其實也是曹丕篡漢的底氣所在:什麼漢朝天下,都是我老爸打下來的,憑啥我就不能當皇上?但,有人看得清,就必定有人「看不清」,比如,荀彧和諸葛亮。

荀彧:撲火的飛蛾

荀彧之所以「看不清」,是因為看得太清,他不得不進行一次命運的賭博,跟曹操合作。他明白了漢室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所以這才捨掉了四世三公的袁紹,投奔弱小的曹操。因為袁紹的野心早就暴露了,一直想玩「換皇帝」的把戲,推舉劉虞當皇上,換掉漢獻帝劉協,可惜失敗了。

一個敢玩弄皇上的臣子,他下一步要幹啥?誰都明白。正是出於挽救漢室,荀彧選擇了曹操!畢竟當時的曹操,表現得非常忠心,勢力又弱小,所以荀彧選定曹操,背後更多的考量,恐怕是想用曹操對抗袁紹,以此來復興漢室。

荀彧似乎做到了,曹操也似乎做到了,初期兩人珠聯璧合。尤其是接來漢獻帝劉協之後,荀彧出任尚書令,充當起了漢獻帝劉協和曹操之間的溝通橋樑作用。正是因為荀彧的存在,漢室才擁有了一絲尊嚴。

畢竟,三國時穎川這個地方,是最大的人才基地,荀彧是穎川派系的老大,曹操可以殺許攸,可以殺孔融,甚至可以殺皇帝的董貴妃,但對荀彧卻一直懷有敬畏。如此,直到曹操想再次打破,漢朝的硬規定:非劉姓之人,不可稱王!

荀彧終於悲哀發現,復興漢室是無望了,自己的賭命,只能為漢室續命二十多年而已。面對著一心要稱魏王的曹操,所送來的空食盒,博才的荀彧必會想到,當年漢景帝宴請周亞夫時,卻只給食物不給筷子,最終殺掉周亞夫。曹操的這一手,無法是換個玩法。

就這樣,荀彧被逼自盡了。荀彧之死,帶走了漢室最後的尊嚴,曹操隨後稱魏王,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所以荀彧這一生,就是飛蛾撲火的一生,用自己的生命,誓死捍衛著漢室最後的尊嚴,哪怕被燒為灰燼,也至死不渝!

諸葛亮:燃燒的蠟燭

諸葛亮之所以「看不清」,也是因他看得太清楚。他選擇輔佐劉備,恐怕也是因為明白漢室無可救藥,而劉備由於是漢室宗親,又立志復興漢室,所以諸葛亮選擇了一條「曲線救漢」的道路,同樣,這也是一次賭命!

因為劉備太弱小了,一無地盤,寄居劉表手下。二無人馬,關張雖勇,可沒有多少兵,也是扯淡。但正是在這種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諸葛亮卻輔佐著劉備,一路扶搖而起,僅僅幾年過後,便坐擁西川,遙控荊州,漢室復興已經有了美妙前景。

可惜,這美妙狀況連一年都沒維持,隨著關羽兵敗被殺,劉備夷陵大敗,白帝城托孤,蜀漢大有崩潰之勢。以至於這時,曹丕手下有些認識諸葛亮的官員,都給諸葛亮寫信,讓他趕緊投降曹魏。

諸葛亮卻公開聲明:曹丕是篡漢逆賊,大漢的正統在蜀漢!這等於是諸葛亮逆勢揚起了蜀漢大旗!雖他比誰都明白,憑借弱小的蜀漢,想要匡扶漢室,幾乎是水中花。卻依然堅定北伐,所謂:亂中取勝,以變求通,這是匡扶漢室唯一的希望!

諸葛亮不是病死的,是累死的。換句文雅的話說就是,諸葛亮如一支蠟燭,只要他還燃燒著,就能照亮「匡扶漢室」這四個大字。但諸葛亮這支蠟燭卻在五丈原熄滅了。從此蜀漢再無理想,再無復興希望!

自此,三國時期也就隨之進入到了「功利和算計」的後三國時期,司馬懿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現實得讓人齒冷!再也看不到荀彧撲火時的燦爛光芒,和諸葛亮費力燃燒時的溫暖四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