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障青年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
公元265年,權傾朝野的晉王司馬炎被人逼迫的直冒冷汗,原來魏國皇帝曹奐嫌皇帝這個職業心理壓力太大,沒什麼前途,所以「心甘情願,斬釘截鐵」的要禪讓給司馬炎。
司馬炎本不願意,不過誰叫他是忠臣呢,為了不使皇帝為難,他在推讓了三次後,終於接受了「無奈」的現實,登基做了皇帝。
晉王司馬炎搖身一變,成了西晉的開國之君,這就是晉武帝。
晉武帝即位後,用了十五年的時間,終於攻破了東吳,使得「金陵王氣黯然收」,重新統一了全國。
晉武帝在高興之餘,覺得也應該選繼承人了,好讓這大一統的壯麗江山後繼有人,於是他大筆一揮,有法可依的立司馬衷為太子。
這項人事方面的任命很符合《嫡長子繼承法》裡的有關規定,因為司馬衷既是武帝的長子,又是嫡子,太子之位看起來非他莫屬。
不過整個事件中,也有「一點」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司馬衷,其實是一個連大臣們都知道的如假包換的智障青年。
二、免檢考試
晉武帝立了白癡太子後,「朝臣鹹謂純質,不能親政事」,於是上書勸諫的不少。
尚書令衛瓘一次參加完皇家宴會,假藉著酒勁跪在龍椅下面,「欲有所啟。」
武帝笑著問他:「愛卿有什麼事情啊?」
老年人通常比較狡猾,衛瓘欲言又止,也不明說,只是撫摸著龍椅喃喃自語:「此座可惜!」
武帝知道他的意思,於是順勢說道:「愛卿,你可真喝醉了。」於是叫人把衛瓘扶下去了。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很多時候一個天才都能被詆毀成白癡,何況司馬衷是一個真正的弱智呢。
群臣勸諫時間一長,晉武帝自己也就犯了嘀咕,心想:難道我的兒子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嗎?為了驗證真假,晉武帝有一天叫人給太子送去了一疊公文,讓他批復,結果第二天太子批復的公文送到案頭,晉武帝看著上面寫的雖然不是引經據典,可也頭頭是道,便大放寬心,心裡石頭落了地,「省之,甚悅」。
他轉天高興的對群臣說,誰說太子傻,我看不比我差。
可是晉武帝哪裡知道,太子的批復都是東宮裡的人代寫的,是典型的作弊,可笑的晉武帝搞了次免檢考試,就斷定太子不是癡呆,國家大事如此草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三、傻人有傻福
其實武帝也不是一點也不知道司馬衷的腦袋有點進水,只是愛子心切的他,不知道或者不願知道事情的真相:司馬衷根本就是一個弱智,他總以為太子只是人比較「憨厚老實」而已。
另外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三個要素擺在了武帝的面前,一個比一個有說服力,這讓他最終打消了換太子的念頭。
第一,司馬衷的生母,武帝的楊皇后病逝前,曾經讓武帝發誓保住司馬衷的太子之位,武帝在病床前「流涕許之」。
第二,楊皇后為司馬衷娶了功臣賈充的女兒,把位高權重的賈家捆綁在了太子的戰車上,使武帝有了投鼠忌器之心。
第三,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自幼聰明伶俐,討人喜歡,武帝十分喜愛,對他另眼相看,甚至評價他說:「此兒當興我家。」
這樣一來,武帝為了使日後的司馬遹登上皇位,也就只能讓司馬衷坐穩皇太子之位先了。(司馬衷老子沾了兒子的光,真是傻人有傻福。)
四、八王之亂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逝,三十多歲的司馬衷即位,這就是著名的晉惠帝。
惠帝當上皇帝後,受「天資」所限,其主要工作是充當木偶。
一開始,朝政掌握在他的皇后賈南風手中,賈南風既黑且丑,搞的朝廷也是暗無天日。
到了後來,司馬氏諸王也逐漸發現了一個事實,惠帝其實不是皇帝,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任人擺佈的橡皮圖章。
王爺們想明白了這一層後,乾脆帶兵衝進宮中殺掉亂政的賈南風,然後開始玩起了奪寶奇兵的遊戲,看誰能把惠帝搶在自己的手裡。
在這場宮廷內的血腥遊戲中,一共有八個王爺前赴後繼,不怕犧牲的參與進來,最後都化作了一堆黃土隨風而逝。
而西晉王朝經過「八王之亂」的折騰,再加上少數民族的打擊,也被搞的大廈將傾,行將就木。
不久之後,中原地區五胡十六國的悲慘時代,緩慢並固執的拉開了血染的帷幕。
著名白癡皇帝司馬衷登上了本不屬於他的歷史舞台,結果表演的一塌糊塗,不但把自己的命都賠了進去,甚至連舞台都被少數民族搶去一大半用來排練「五胡亂華」了,這恐怕是晉武帝永遠不會想到的吧。
話又說回來,晉武帝明知道自己的長子智力有缺陷,卻還是立其為繼位人,最後導致國破家亡,真是殊為可歎。
正因為如此,唐代的名相房玄齡,在三百年後依然對武帝選人不當的立儲行為痛心疾首,大加抨擊。
在他所著的《晉書》中,房玄齡這樣寫道:
「惠帝可廢而不廢,終使傾覆洪基。夫全一人者德之輕,拯天下者功之重,棄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所謂取輕德而捨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聖賢之道,豈若斯乎」!
至於惠帝的弱智,到底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我們可以從一件事情略知一二: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